,想要重现汉唐之治,少说也要二三十年时间。”
“却不曾想,仅仅是过去六年光阴,关中就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路上,最让朱标和朱棡惊讶的,就是路上行人大多体态丰硕,面带油光,穿着不带补丁的衣服。
显然关中民众大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想来,二弟为此也花费了许多的心思和金钱。”
朱标拍了拍朱樉的肩膀,还像小时候那样道:
“二弟,这些年你辛苦了!”
朱标单纯的兄弟感情,无疑让朱樉颇为感动。
也再次发觉,若是历史上真的让朱标登上皇位,说不定大明的历史会走向另一条路。
“二哥,这些人是在做什么呢?”
朱棡在一旁大呼小叫起来,吸引了两人的目光。
只见到一群人,在一片湖泊用各种奇怪工具捞着什么。
“他们是在捕鱼吗?”
也难怪朱棡感觉奇怪,毕竟他们手上的工具,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来捞鱼的。
朱樉看了两眼就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开口说道:
“他们是在捞碱。”
“捞碱?”
无论是朱棡还是朱标,都感到有些奇怪。
碱还能够从水里捞出来?
“是的。”
朱标点点头扶着栏杆道:
“这是一片盐湖。”
“当地的居民,夏天的时候会晒盐制取粗盐。”
“天气转冷的时候,则是会开始从湖水中捞碱。”
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很大,在温度高的时候,能够达到38克每升,温度低的时候只有7克每升。
因此当气温转冷的时候,大量的碱就会从湖水中析出,凝结出晶体。
可以用各种工具,将他们从水中捞出来。
朱樉的目光微微深沉,沉默地看向远处正在捞碱的人群。
因为关中蓬勃发展的各类工业,碱在关中的用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价格甚至一度上涨了一倍。
因此不少民众自发地带着工具,到关中各地的盐湖中捞碱。
但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
碱只有在温度低的时候才会析出。
捞碱工们,不得不终日站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劳作。
缺少各种防寒保暖措施的情况下,每年因为捞碱而得风寒死去的捞碱工也有不少。
但是大家还是蜂拥而至,只为了能够挣到钱。
朱标和朱棡只是了解了一下捞碱这个行当后,就没有更多的兴趣。
朱标的目光更多的放在来来往往的行人身上,朱棡更多是看着铁路四周的各种有意思的地貌。
只有朱樉一直盯着那群在冰冷刺骨湖水中捞碱的工人,看了许久。
关中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无比的繁华。
在朱标等人眼中,似乎已经直逼汉唐盛世。
但是朱樉很清楚,所谓的盛世,到底有着多大的水分。
盛世之中的民众,大多数过着怎样的痛苦生活。
在关中,诸如捞碱工这样不得不出卖自己身体健康来换取金钱的人,不在少数。
即使朱樉现如今贵为秦王,掌握着众多的资源。
也很难让关中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全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好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