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书院内。
李贤望着巨大的舆图,也是烦躁不已。
萧嗣行与其兄萧嗣业,与郭待封一样出身名门,要说起来,郭待封的门第与萧嗣行差得太多了,他的兄长萧嗣业幼年时就跟随隋炀帝,后随萧皇后入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回国,领突厥部众投靠大唐。
萧嗣行可是一步一个脚印,跟着苏定方平定过西突厥,跟着契苾何力打过高丽,跟着郑仁泰打过薛延陀,跟着薛仁贵打过铁勒,可以说,大唐周边的尽数强敌,萧嗣行尽数参与,他的战功甚至超过了他的兄长萧嗣业,一路做到从四品上阶。
这样的人,野心太大,而且自信爆棚。
李贤也知道,人心是最难以琢磨的事情,在大唐可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任劳任怨一辈子,不如立下大功一件。
更何况萧嗣行可不是普通的从四品官员,要知道大唐有六百七十七名折冲府都尉,三百五十八个州,仅正四品以上官员超过千人,李治这个皇帝不见得会认识所有的正四品官员,但是萧嗣行可是可以直到李治的通天人物,李贤的命令,在萧嗣行那里,还真不见得好使。
虽然李贤有便宜行事之权,也有处罚或奖励四品官员的权利,可这些权力在萧嗣行那里,还真不见得有威慑力。
大唐可真不是看谁官大,谁的话语权就重,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不如四品各卫将军实权大,六品七品御史,也敢弹劾堂堂宰辅,一旦查实,宰相就要自辩或请辞。
李贤这个一品亲王,如果不是身上有凉州大都督,凉州行军兵马总管的差使,他无法直接调动任何一个折冲府的折冲都尉。五品洛阳县令可以不给李贤面子,李贤也没有办法。
这是大唐的制度决定的。
李贤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把目光望着王勃:“子安,何以教孤?”
李贤其实隐隐有些奇怪,以前的王勃可是最喜欢写诗、词、歌,赋,可是现在,王勃这两年一首诗都没有写出来。
当然,李贤也知道,下属有什么能力,主要是看他这个顶头上司,以前李贤喜欢与王勃谈文学,现在李贤从来不谈文学,而是谈实务。
更何况,王勃也吃了写文章的大亏,一篇讨英王鸡,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差点让王勃郁闷死,除非是李贤命令他写诗歌,否则王勃不愿意多写一句诗。
王勃淡淡地道:“大王,此事好解决,也不易解决!”
“哦?”
李贤满脸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王勃道:“门下看萧嗣行此人……此人是一个官迷!”
李贤点点头道:“子安所言极是……”
李贤瞬间就明白了过来,这就是王勃王子安的聪明之处,他所说只说一半,但是却会点到了点子上,知道了萧嗣行的为人,他是一个官迷,那就太简单了。
投其所好,趁着吐蕃并没有发动攻势,一切都还来得及。
“高杰!”
“门下在!”
韦高杰来到李贤面前,躬身道:“请大王吩咐!”
李贤淡淡地道:“你尽快前往疏勒,见到萧嗣行将军,告诉他,下个月初,也就是十五天后,本王有一批钱,共计二十万贯,要运往长安!”
“就这?”
韦高杰有些不解地问道:“没有其他的吗?”
“你只需要说一句话,萧将军自然会知道怎么做!”
韦高杰满头雾水,不过还是坚决地执行了李贤的命令。
得益于李贤恢复了驿站系统,虽然很多驿站没有完全建好,可是李贤先恢复的则是驿站的功能,以及驿站的管理班子和驿卒。
唐朝的驿站由工资的,驿夫则没有,驿夫是临时工,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而且还没有工资,为驿夫一般由民役承担,每年服役二十天,轮番服役,服役原则为先富后贫;先强后弱。
当然,只有驿丞是官,正式编制,一般三至十数人左右,这些编制其实不是拿工资,而是拿驿田,就是驿站和折冲府一样,有规定的田地,种地收入规驿卒,一般为一百亩地,这些田地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徭役。
正常来说,驿卒可不是后世的快递小哥,人家是有编制的公务员,体制内的人,遇到偏远地区的驿站,一年到来走不了几次公文和传书,日子过得非常开心自在。
韦高杰领了命令,当日就出发,沿途不断换马,四日内便抵达疏勒,此时的疏勒人可不知道,现在的大唐可是外强中干,他们只知道自焉耆大捷之后,吐蕃人被收拾了,大唐又回来了。
疏勒境内又平稳安定,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积极进取的豪情,眼神之中也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韦高杰进了疏勒城,赶往都督府衙门,告诉萧嗣行李贤的话。
萧嗣行听到韦高杰的话,满脸兴奋地道:“多谢韦校尉,韦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