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7章 ?油和熏肉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卸肉,王安四人并没有像平常赶山的时候卸肉那么细致。

因为平常打到野猪或熊瞎子的话,都是尽量将骨头和肉全部分离开,然后肉带走,骨头扔掉。

当然,猎物少的时候,也会带上一些有肉的骨头回去。

虽然这样一来,有很多骨头上沾着的肉都浪费了,但为了减少重量和体积,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大牲口的整副骨架,重量都是正经不轻的,这对于拉爬犁的马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很多负担。

再说每次进山,路程都是不近的,而“千里不带针”这句话,也不仅仅只限用于人的身上,用在骡马身上,其实都是一样的。

四个人一起动手卸肉,还只是简单的做一下分割,所以速度方面,还是非常快的。

等将整只大熊罢全部卸完后,木雪离跟王安说道:

“姐夫,咱们是把马牵过来驮肉,还是直接把帐篷挪过来?”

之所以木雪离这样问,是因为不管是淘金子的地点还是挖金子的地点,距离帐篷都很远。

所以挪一次帐篷虽然挺费劲,但着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王安看了看正经挺老多的棕熊肉说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肉先放这儿,挪帐篷吧。”

王安说完,冯成民也附和着说道:

“嗯呢呗,这来回好几里地,有点工夫都耽误在走路上了。”

说着话,四人便一起往帐篷跟前儿走去。

人多,马多,东西也多,所以当四个人将所有的东西包括帐篷,全部搬到合适的地点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個多小时。

在这种深山老林里,要是想要简单的对付一宿,那随便找个背风的地方就可以了。

但要是扎营常住的话,特别是这个季节一直到秋末,最好还是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地理位置。

既要背风,又要视野开阔,还不能选在地势太低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帐篷附近不能坑坑洼洼的,比如有很多耗子洞或者兔子洞的地方就不行。

虽然这些事儿,只要是经常进山的人都知道,但对于那些没进过山或进山次数很少的人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而之所以进个山这么多事儿,原因其实也是相当的简单,只有两字,那就是“安全”。

背风的话,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保暖,而背风的地方也并不是没风的地方,只要不在风口的位置就行。

而视野开阔的目的,是让人随时能注意到周边情况,以便能提前做好准备或防范。

地势不能太低的原因,是因为在大山里,随随便便一场大暴雨都能引起山洪出现。

而但凡山洪出现了,哪怕人能跑得掉,物资都被冲走了的话那也是够呛的,最起码的问题就是,吃啥?

要知道人在这种自然灾害面前,那根本就不是无力,而是绝望。

况且王安等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河边,众所周知,只要发洪水,河流必然会暴涨甚至决堤,所以地势的高低,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营地附近不能坑坑洼洼的原因,就非常简单了。

一方面是人行走的时候进出方便,另一方面就是,坑洼的地方老鼠洞或兔子洞较多,容易伤马腿。

要知道在这二百多里深的深山老林里,要是没有马代步,想要出去的时候可就费劲了。

王安四人在肉堆附近转悠了一大圈,这才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其实就是一处半山腰上,紧接着,这四个人就开始重新支帐篷,架锅灶。

等全部忙完后,四人又将一大堆熊肉搬运到帐篷附近。

这个时间段,虽然苍蝇蚊子等昆虫还没有钻出来,但这么大量的熊肉,却一定会引起食肉动物的窥伺的,所以四人决定,将这些肉全部处理一下。

而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油和烟熏。

这两种方法,都能遮盖住肉本身的血腥味,同时也能长久储存。

这个时间段的山牲口们,可谓是一年当中最瘦最瘦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段就是一年当中,俗称“青黄不接”的时候。

当然,对于农村乃至全华夏人来说也同样如此。

粮食已经见底了,储存的野菜干和蘑菇干,还有窖里的白菜土豆子啥的也要吃没了。

可是大山里可以用来充饥的野菜和山珍啥的,却还没有长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才是真真正正最难熬的时候。

其实也正因如此,这只大熊罢才只有一千三四百斤,若是到了秋末,那这只大熊罢最少都得一千五六百斤才算正常。

所以大熊罢虽然大,但身上的肥肉却也不多,?油的话,也就是油滋啦多,而荤油少。

这一点,也算是歪打正着的符合了王安等人的心思。

要知道饿了的时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