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完玉米面,王安又将这些玉米面攥成一个面团子,然后便拿着这个面团子出门了。
当王安走回马车旁边的时候,刘桂兰已经把装着渔网的麻袋找了出来,并且被王大柱绑在了车后大梁上。
看到王安手里的大面团子,王大柱诧异的问道:
“你整这玩意儿干啥呀?咋的?你饿了?”
说实话,王大柱这话说的,着实有点气人,明知道王安要打鱼,还非得问上这么一嘴。
再说王安哪怕是真饿了,那也不可能直接啃生面团子啊!
奈何说这话的,是自己的亲爹,所以王安选择忍了,主要是不忍也没法,当爹的说儿子,说就说吧,又不能动手揍自己亲爹一顿。
不过虽然不能将自己老爹咋地,但话还是要说的,所以王安边随手将面团子放在粪上,边笑呵呵的顺着王大柱的话说道:
“嗯呢,我寻思一会儿咱爷俩饿了干不动了,就把这面团子烤了吃。”
王安话音刚落,只见刘桂兰也忍不住笑骂着插嘴道:
“你这犊子玩意儿,好好跟你爹说话,那吃的玩意儿还能放到粪上?”
看的出来,这两口子就是故意的。
王安挨说了,王大柱倒是正经挺高兴,然后笑着说道:
“那小河沟里的鱼多得是,你整这玩意儿根本没必要,都白瞎那玉米面了。”
不得不说,王大柱说的还真就没错,毕竟在当地要是想吃鱼了,并且对鱼的种类也没有什么要求的话,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随便找個小河沟子,然后直接用抄网捞就可以了,打鱼的话也是直接撒网就行,老特么简单了。
毕竟这年代的黑省,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而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中的前一句和后一句,虽然有点夸张了,但“瓢舀鱼”这句话,却是一点儿都不夸张的,因为这是事实。
所以像王安这样,撒网之前还想着要打个窝儿的,确实没啥太大的必要。
其实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粮食比鱼金贵的多,用粮食换鱼,开什么玩笑?
不过王安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王安想在大河里撒网打大鱼,像是小河沟子里的那些小鲫鱼、小鲤鱼或草鱼苗子、白条、还有窜钉子等等杂鱼啥的,王安才不吃呢。
关键是打鱼的时间很短,只能撒个三两网就得回家了,所以打个窝聚聚鱼,就十分有必要了。
王安笑呵呵的说道:
“我才不去小河沟子打鱼呢,我要去大河打大鱼,我跟你们说,打个窝子聚聚鱼再撒网,嘎嘎快,不然得顺着河边扔上好几网,那多费劲。”
王大柱闻言笑了一下,这才“赞许”的跟刘桂兰说道:
“你别说啊,还是小安这法子好,我们原来都是把糠炒熟了给鱼打窝,这用玉米面打窝,我们还真没干过。”
王大柱这话,着实有深度,听起来像是夸赞,但实则就是在说王安浪费粮食,只是说的不是那么明显而已。
好在王安对这种话从来都是免疫的,反正你是爹你有理,你爱说啥说啥呗,我就该干啥干啥就行了。
刘桂兰对于怎么打鱼是没有兴趣的,只是嘱咐了一句道:
“那你俩小心点,那河水现在老深了。”
王大柱俩人答应一声,便前车耳朵一个赶车的,后车耳朵一个坐车的,往田地里走去。
路过大河的时候,王安把面团子一分为二,找了两处方便站在岸边撒网的缓流区,便把两块面团子扔了进去。
而之所以现在就扔面团子打窝,而不是撒网前再打窝,那是因为发窝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说面团子扔进河里,鱼就会马上过来。
正常来讲,最快的发窝时间,也得半个小时以上。
毕竟鱼是靠嗅觉找食物吃的,所以只有玉米面的味道在水里完全散发开了,鱼才会循着味道聚集过来。
而众所周知的是,小鱼是大鱼的食物,所以只有大量的小鱼聚集过来了,才会引来大鱼,而大鱼过来了,才正式到了撒网的时候。
想要判断大鱼是否聚集了,也是个十分简单的事儿,只需要观察水面即可。
当水面上的水泡泡很小,但很密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撒网,因为这只是小鱼进窝了。
而水面上就像水烧开了那种感觉,水泡很大又非常密集的时候,才是大鱼进窝了,只有这个时候撒网,那才能真真正正的做到“一网打尽”!
扔完面团子,王大柱才问王安道:
“我看你这面团子好像不简单啊,咋还有股子酒味儿呢?”
王安毫不在意的说道:
“那肯定有酒啊,还有半勺红糖呢,我跟你说爹,就用酒加红糖拌玉米面,那鱼嘎嘎愿......”
还没等王安说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