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镇是一个三千多人口的大镇子,也是整个崇明岛屯垦团的核心,驻扎在这里的通州团练多达600余人,加上家属和孩子,总数超过1500余人。
光明镇是整個崇明岛杂货的集散中心,并且拥有以土城为主的粮食仓储区,存储了整个崇明岛七成以上的储粮。
只不过由于夏收季节后,正值督标营大军在江南剿匪,展开拉网式的军事行动,收容甄别流民。
大量的屯民先后涌入,很多储存粮食坐吃山空,导致现在存储的夏粮从最高峰的一万七千余石,下降到不足五千石。
省着点发放救济粮,差不多能够维持到明年3~4月份收割冬季稻时,前提是屯民人口不在增加。
如今的崇明岛上,3万多屯民人口,绝大多数都是强壮的年轻男性,这也是郑国辉准备带去南洋的人口。
这些长毛余孽和流民,若是流落到外界,大概率是一个“死”字。
天下之大,几无容身之地。
在经历天京屠城,李鸿章屠戮姑苏城数万降军等重大事件后,这些流落到崇明岛的长毛余孽,多少也知道当前的处境不容乐观。
崇明岛的新屯民中,从姑苏城逃出来的就有八九千,几乎全都被吓得肝胆欲裂,惶惶不可终日。
能够躲在这里苟延残喘,得以温饱度日,已经承受郑国辉将军莫大的恩情了。
所以在各屯中,都建有简陋的将军祠堂,每日承受屯民膜拜感恩的香火,祈祷着将军大人愈发的发达显贵,前途未可限量。
郑国辉将军官做的越大,这些躲藏在崇明岛上的屯民安稳生存下去的机会越大。
若失去庇佑,几乎是十死无生的境地。
上到崇明岛上
郑国辉对岛上的情况增加了直观的了解,总体局势尚属安稳,绝大部分的屯民也知道感恩,大体是好的。
在移民屯子中
一般打乱编组12人为一组,六组为一队,建有土坯茅草房集中安置。
六至八队为一屯,每屯容纳人口约450~600人之间,相当于村级安置点,会有一些经营小买卖店铺,做豆腐,早餐,以及统一设置的杂货店之类。
杂货店兼营收购鱼货和野物,算是本地特产,随船运送出岛售卖,多少也能补贴一些银两。
在各屯中
有八个较大的屯子,为中心屯,一般人口较多,常住人口1000多到2000不等,针头线脑以及铁匠铺之内的商业较完善,比其他村屯也热闹些。
最核心的,就是光明镇了。
郑国辉在光明镇上的土城巡视了一番,这座土城以和茅草的土坯垒砌而成,高约3.8米至4.2米之间,环城一圈2200余米。
背靠光明湖,土城前方掘有4米来宽水渠,水渠前方150米范围不允许有任何建筑,平时驻有三百余名通州团练看守。
土城四周设有十多米高木质望楼,每座望楼可供二三十人的小队警戒,装备洋枪十杆,弓箭和刀枪若干。
土城正门是5米多宽的大路,大门是用腿粗的硬扎原木制成,敷以铁条十字加固,看起来又粗犷又结实。
木门前方是石制月亮拱桥,没有吊桥这些设施。
不过在土城的城门两侧,各有百余米长的城台,最多可供五百余人上城作战,用密集的流矢和洋枪封锁道口。
没有相当强的武器枪炮,根本不可能攻破土城门。
土城内,分为内外两层。
内城全都是一个个高大的圆形粮仓,同样是用土坯砌成,这些加了茅草的土坯经过摔打,晒干后,一个个比石砖还硬。
垒砌成圆型粮库之后,外面用石灰水粉刷,库基全都是长条青石,高出地面一尺,可以防止积水和鼠害虫咬。
郑国辉在视察时,内城还有450多名劳力正在修建储粮圆仓,同时建设13座粮仓,每个工地二三十人。
剩下的都在挥汗如雨的制土坯,土坯和草之后,层层叠叠的堆砌起来,四周留空,放在河岸边冷风强劲的吹拂。
只需十多天时间,这些土坯就会彻底干透。
根据五叔郑守成的介绍
如今土城内有粮仓57座,每仓可储粮800余石,总储藏能力约5万石。
现在正在建设中三十余座粮仓,至明年三四月份冬季稻收割,要达到90余仓规模,可储粮7万石以上。
如今崇明岛上已经开垦荒地2万亩之多,饲养的鸡鸭家禽亦有二三十万只,存栏肉猪近千头,数量还在急剧扩大。
土城的粮仓建设绝不能停,此外,在各中心屯里,亦动工建设了一些小粮仓,每仓可储粮200余石,建设十几至二十多个不等。
各中心屯储藏能力在3000~4000石左右。以备不时之虞。
郑国辉晚上就在光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