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来到一个室内球馆。
球馆并不大,感觉还没陈放那个蔚蓝球馆宽敞,这明显是一个训练场。
很快,他们的猜测被打脸,这就是比赛场地。
无看台,有简单的记分牌和倒计时器。
既来之则安之,全队开始有序的热身训练。
半小时后,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是个秃顶中年人,在翻译下,双方教练握了下手,就算打了交道。
陈放看了眼,对曾道:“你有苦头了。”
德国人天生骨架大,进来这十几个人,看上去没有一个廋的。
几个人,甚至都是一脸腮帮胡须。
“这18岁有点老啊!”有队员风趣道。
德国那边也开始热身,比赛时间定在十点,但现在已经九点五十,就当陈放以为会拖延下,没想到挂在墙壁的时针还没到十点整,就有两米制服裁判吹响了哨子。
比赛转眼就要开始。
一切都感觉儿戏,但就是真实发生的。
只能说,外国人没有那么多客套。
也并没有把这支国青,太当回事,就是当做一场普通的比赛来看待。
对方是整体粗壮,但高度其实略矮一筹,可打法就显得很硬。
开局前五分钟,国青已经领满四次犯规,陈放发现了,裁判对身体对抗的吹罚尺度偏轻,但对双方移动时,上手上脚就非常苛刻,国青的四次,都是这样得来的。
这个问题是中国篮球基因上的缺陷。
综合来说,为什么欧美不会这样,是因为体系摆在这里,即便过了,队友的二次协防会处理好,每一个人都是仰仗整体防守在打球。
但国内战术素养偏低,很多时候,把你过了你就是得分,那无论是队友还是教练,都会认为是你的问题。
进而导致在防守的时候,内心处于失衡状,一旦发现被突,就会本能用别的手段去解决。
而这种防守,在整个FIFA体系里,吹罚尺度最严格的。
说白了,裁判也是鄙视链。
一旦主裁发现你全队都有这种毛病,就会无限延伸到所有判罚尺度上。
所以中国队在打国际比赛的时候,吃裁判的亏,几乎是场场都有。
所谓的阴谋论大部分只是借口罢了。
国内业余比赛里的防守黑料举不胜举,这个可能也就比东南亚的岛屿球队,稍微干净点。
基层土壤会辐射整个运动的环境,作为打野球这么多年的人,陈放很清楚这个。
赵瑞再次被吹了一个犯规,他现在身上已经背了3次。
范国师立刻做出换人,陈放替换下赵瑞。
上了场,等德国这边罚球。
在场下,陈放发现对方的96号和42号,水平要强出其他一个档位。
陈放是不太关注欧洲篮球方面,否则他就能认出这两个人是谁。
96号是安德烈亚斯-奥布斯特,23年德国淘汰美国杀进决赛并且夺冠的关键先生,那场他拿了24分,投中了4个三分球。
42号就更加出名,NBA身份的莫里兹-瓦格纳,他还有一个弟弟,以后同样出色,被魔术选中,并当选那年最佳新秀一阵。
他和弟弟,是未来德国核心人物,号称瓦格纳堡垒。
也正因为瓦格纳和奥布斯特的发挥,德国U18现在压着国青在打。
当奥布斯特罚进这球,比分来到14比5。
这个局面,范国师有心理准备。
这次热身赛,都是强队,他做好了全输的心理打算。
他只想看看,这支国青能否可以提前适应欧洲风格的打法,能在明年6月份的世青赛,多一点得胜机会。
陈放持球推进,德国还是采用领防和逼抢的变换打法,这个很难受。
首先,对抗强度上,国青整体吃亏,可能就曾不落下风。
第二,全场领防和逼抢,会让持球队员心里持续绷着这个弦,压力很大。
这种打法也是对球员要求很高,时刻注意队员的站位,这不是通过教练在场边临时指挥来变,而是看持球人的移动轨迹和他队友的策应是否存在失误。
有就变逼抢,没有,就是领防。
陈放不清楚里面的奥秘,但他知道怎么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整那么多东西,我直接过了就直接消停了。
见有人来,陈放突然加速,余光判断对手的位置,忽然一个背运换手运球,将对手彻底甩开。
过了中线后,他没有停,反而趁这个5打4的机会,直插篮下去而去。
德国队素养极高,没有两人去包夹,而是一人迎,一人切传球路线。
陈放这个时候传球,会解决这个问题,但形成不了助攻,所以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