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缕元气骤然爆裂,反应强得无以复加!
这就好似在河流中段强行引爆了一枚雷珠,直接令奔腾洪流截断改道。
而与之对应的现实反应就是,某只鼎上的重压忽而一轻,轻到了只剩下铜鼎本体的重量!
而发生碰撞的二缕元气,性质发生了奇异的转化......
一道朦胧若轻雾,缥缈似云烟的元气倏忽间汇入浪潮中,再也寻觅不得。
卫鸿一阵恍然,有所明悟
“元气离合变化之间,其并未消失,而是改易了姿态!而我现在的‘目力’也不能捕捉到所有的元气,或者说,我在更高层面的视界中也是一个‘盲人’。”
对于涤身、开脉层级的道术,卫鸿忽然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个层面的道术,不过以自身那股驻留精神的气去统御外界的气,而后生发出种种妙效。
那些道术修行的层级,也无非是统御的范畴、效率......
而前人归结的道术,乃是某种固定的框架、模式,是一系列来调动‘我’来操纵‘天’的步骤的汇总。
庸者通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板练习,让自身与框架不断去磨合,但这个磨合是本能。
把道术比作衣物,就像是让道人去穿一件别人的衣服。
道人不舒适,于是本能地拉拉扯扯,让衣服松垮,这样才好透气。
这是让道术来适应自身,然而道术框架在改动中变形,无意间与创法者的初衷背离。
这样的衣服穿得再久,依然不可能贴身。
放到道术习练层面,就是道术炼到一定程度,会遭遇瓶颈,而且这个瓶颈再也无法通过单纯的练习来突破。
而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是人去适应衣服,便如削足适履一般。
人比衣服胖,就要勒出深痕,领口太小,就会难以呼吸。
但是忍住这种种不适,至少衣物的框架和功能还是完全的。
以此类比,就是道人付出自身忍耐、折损、异变的代价,去追逐道术的更完满发挥。
他忽而从记忆的故纸堆中挖出几人,那黄发的伊陀,擅黄沙道法,赤眉道人丁朋兴,擅火法。
这都是金鳌岛上以道术著称的涤身道人。
他们能闯出名号,怕就是那等削足适履之人。
而须发皆翠的百枯道人,或许也是改变了自身的姿态,来适应于道术、道法的发挥。
这等人物虽然一时道术强横,但这对于长远的道途有何影响呢?
是非成败终是难于论说。
以这般视角来看,道人对于道术的相性不同,也就不难理解。
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我’,这个‘我’越接近于创设法门者,威能便越是强盛!
换句话,骨架天生适应的人来穿这件衣服,就是穿得又快又好,这是老天爷赏饭吃。
而悟性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这不是玄之又玄的事物,这是一通百通的察知、理解和改造的能力。
灵慧的修道人,能更快地把握到道术的本质,从而能同时改变道术框架和自我本质,让二者一同往一处靠拢。
以此达到又快又好修行道术的目的。
并且,此辈的道术,威能还极为强盛,甚至于可能超乎创法者。
衣服不好,那就裁成块重新缝嘛!
裁缝还能穿不上合身的衣服?
【《三阳命书》经验+273】
【《九龙炎阳罩》经验+395】
【《通明剑观》经验+152】
......
古拙箓文盘结扭动,如流焰飞瀑一般刷满卫鸿的世界。
对道与法领会的增进,自然而然带动了所有术的进步。
只此一念之间,卫鸿贯通了很多,道术的层级蹭蹭涨,不时还在跳动变化。
他一时之间想了很多的东西,灵感蓬勃喷涌,如同压不住的喷泉在爆发。
是以,对于斗鼎之事,卫鸿只分了一分心思维系住鼎器的存在,其余时候都在琢磨灵气、道术、道法之间的联系......
他还时不时拨动元气来做试验,印证自身的想法。
别说是自身灵气,就连外界元气、自家的九曲池鼎,甚至于董文控制的九曲池鼎,都在卫鸿拨弄下以奇异的姿态律动着。
卫鸿醉心元气的曼妙变化,只将一切都看作掌中的积木,在不断垒砌变化,堆成不同的建筑。
这是他不多的全身心沉浸在道法中的时刻,自是要好好珍惜!
可放在外人眼里,这位守正道人简直猖狂得不能再猖狂了!
他是完全将董文视若无物,心思都不知飘飞到哪里去了。
一者竭尽全力攻杀,另一人随手防下所有公式。
二者之间高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