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失神之后,刘荣也算是明白了窦老太后,为何会有这般异常的反应。
——窦老太后对刘荣,原本是纯粹的长者对待晚辈、上位者对待下位者的姿态;
毕竟如今的老太后,可不是身份、地位与天子平齐的‘太后’,而是无论从法理,还是实际上,都稳压皇帝一头的太皇太后。
对刘荣这个孙辈,窦老太后就算再怎么骄横,也没人能挑出理来。
——谁家祖母不训孙子?
只是现如今,经过一场河套-马邑战役,刘荣早已今非昔比。
有皇帝武功傍身的刘荣,即便是贵为太皇太后的窦老太后,也已是不得不礼让三分。
而这,也正是窦老太后那无比别扭,好似在发牢骚,又隐隐有些抬举刘荣的原因所在。
——对于刘荣这个晚辈,一跃而从平平无常的少年天子,华丽转变为有武功傍身的实权皇帝,窦老太后有些抗拒,又有些无所适从;
偏偏又没有任何理由去遏制,或是掣肘刘荣——非但不能再在刘荣面前摆长辈、太皇太后的谱,反而还要给刘荣留足体面。
于是,理智让窦老太后重新调整对待刘荣的态度,感性却又让老太后不甘于就此和刘荣平起平坐,故而话里话外,便多少有了些牢骚、嘀咕的味道。
对于这一变化,刘荣很满意。
这,恰恰是‘帝王武功’四个字,能为刘荣带来的政治利益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东宫的尊重;
以及忌惮!
没错。
一场河套-马邑战役,为刘荣带来的武功,已经足以让东宫窦老太后,对刘荣生出一股忌惮。
而这忌惮的来源,无疑便是接下来,即将自河套-马邑战役,涌现出的一批武功侯。
——太尉曲周侯郦寄自不用说,作为本场战意的最高统帅,至少五千户的溢封食邑,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考虑到此战过后,郦寄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大概率也要和曾经的周亚夫那般,自此淡退出汉家军方,作为补偿,刘荣也不介意将郦寄的溢封,提高到七千户左右。
当然,前提是郦寄足够识趣,能认清现实,而不是像负面教材周亚夫那般,逼得刘荣只能展现天子之威。
从刘荣对郦寄的了解来看,这件事,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此战过后,本就属于开国元勋之列,且初始食邑高达5100户的曲周侯家族,将正式成为继酂侯(萧何)、留侯(张良)、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傲),以及条侯(周亚夫之后),汉家第六个万户侯家族。
且不同于五位前辈一万出头的食邑数,郦寄的曲周侯国,食邑很可能达到12000户以上!
曲周侯家族,将自此成为有汉以来,受封食邑数最高的第一大功侯家族!
对此,朝堂内外的舆论,或许会非常激烈。
但刘荣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因为再过几年,‘那两位’当中更年长的一个,便要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汉武大帝对那位长平烈侯的酬封,几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初战以车骑将军之衔,成为了汉军四路出塞大军中,唯一得胜的那一路,封了关内侯;
次战便为汉家夺取河套,封长平侯,食邑3800户!
第三战,仍以车骑将军之衔指挥了高阙奇袭战,拜为大将军,溢封6000户,食邑达到惊人的9800户,距离点亮万户侯成就,仅差最后的200户。
很难不说汉武大帝此举,不是为了压制卫青飞速增长的食邑,好给卫青留出足够的上升空间。
只是毕竟是绝代双骄、帝国双臂;
这区区200户的食邑,非但没能成为卫青无法跨越的天堑,反而成为了卫青辉煌的一生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小挑战。
第四战!
卫青以大将军,正式发动了汉家对草原幕南地区的大规模出塞作战!
这一战,卫青个人仅得赏赐千金,并没有再得到食邑溢封;
但卫青的三个儿子,却是悉数获封为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
卫青再三请辞,才总算是推掉了汉武大帝的美意;
却也间接促成了麾下将帅:公孙敖、公孙贺、公孙戎奴、李蔡、李朔、李沮、李息、韩说、赵不虞、豆如意等十人,悉数获封为侯爵。
此战最耀眼的,却并非‘推辞三子之封,以使麾下十人封侯’的大将军卫青,又或是获封为侯的十人当中的任何一个。
而是以区区八百剽姚骑掀翻龙城,直捣黄龙,深入草原大漠如入无人之境的剽姚校尉:冠军侯霍去病……
最终,长平烈侯卫青征战半生,总共为后世子孙,赚下了长平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