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兵器之论  崇祯十三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语云,“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高谈阔论在大明朝是没素质的体现,尤其是在规矩森严的皇家。

桌子上除了几样小菜,主菜是一盆冬笋炖猪肉。冬笋是兵士们砍竹子时顺便挖的,肉则是今天一早被赶上山的。此外还有一样这个时代非常稀罕的菜:辣椒当时叫番椒炒肉片。宋振宗和宋振嗣两兄弟筷子翻飞,吃的嘴里兮兮直响,但动作没有半点停顿。曹三泰主管后勤,与兵士们为伍去了。曹三保代替曹三泰出来给朱平槿解释,这是蒙顶山庄上新种的番椒,送来给主子尝个鲜。

朱平槿还没来得及讲话,宋振宗嘴里咬着肉,已经急着表了态:“好吃!好香!就是辣点!

朱平槿笑笑对曹三保道:“我们四川天潮,百姓吃点辣椒除湿。有条件让你兄弟多种一点,运到成都府一定卖个好价钱!”曹三保赶忙应了。

朱平槿几口吃完了饭,用茶水漱了口,待大家都吃完,抓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宋振宗抢先发言。这厮自从得了朱平槿的鼓励后,说的话是越来越多。

“末将看过戚爷爷的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根有据,宋振宗先把他崇拜的戚爷爷抬出来,“戚爷爷说,最好的阵法就是鸳鸯阵!这鸳鸯阵可有诸多变化。在接敌之时可变为纵阵,藤牌居前,遮挡弓箭,接敌也快在开阔之地可以展开两翼变成横阵,兵器齐出在街巷丛林水网狭窄之地,又可变为五行阵和三才阵,兵士调动灵活……”

听着宋振宗侃侃而谈,朱平槿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这厮最近明显是下了苦功的。可是宋振宗话音刚落,他便遭到了搭档舒国平的反对。

舒国平道:“末将也看过戚爷爷的书!宋将军之言却不敢苟同!鸳鸯阵是步阵。戚爷爷御倭在江浙福建,所用便是鸳鸯阵。等戚爷爷到了蓟镇塞上,练的却是车阵,阵中遍布鸟铳、弗朗机等火器。戚家军御倭时,营伍之法是四进位制,即四队一哨,四哨一官、四官一总。等戚爷爷到了蓟镇,营伍之法又为之一变,是一营三部,一部两司,一司四局,一局三旗,一旗三队。何以如此?末将以为,是因敌而变,因地而变!”

舒国平的观点立即得到了朱平槿的肯定。

朱平槿道:“这操练之法,需按照我军预计作战对象和作战样式确定!我方首要作战对象是流贼。大部分贼众,皆是贼首裹挟而来之流民,刀枪不全,甲胄全无。贼众没有阵法,喜欢一拥而上,乱刀乱枪招呼。贼众军纪不严,胜时尚能齐心搏命,败时往往作鸟兽散。贼众衣食不保,抢粮抢钱时敢于拼杀,无利可图时作战乏力。然贼众虽形似乌合之众,但作战极为狡诈。往往以金银或偏师诱我,大军四面埋伏,待我上当,立刻四面冲杀。贼众遭遇大股官军,往往四散山林河泊,隐匿踪迹。待官兵搜缴,四处袭击,令官兵到处挨打。在两军交战之时,贼首往往率少数精锐,待我军疲惫不堪,阵型松散之际,伺机杀出……”

宋振宗一拍大腿,叫道:“正是!我秦州兵败之时,那流贼先伏于官兵必退之路,待我军通过之后,方才杀出。我军尚未列阵完毕,那流贼上万人就蜂拥而上,然后我军就散了……”

宋振嗣也道:“末将跟随兄长列阵迎战,虽然斩杀贼子无数,但架不住贼子数量太多。最后末将脱力,手累得几乎抬不起来……”

见众人听得认真,朱平槿便道出想法:“故我新军之操练科目为四:队列、体能、刺杀,射击!基本之战法,是迎敌展开横队,以最快最密集之火力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进而大队白刃冲击,一举全歼敌人!”

以火力便能震撼敌阵,摧垮敌人军心,这分明便是朱平槿谈论过新式兵器。这种新式兵器,“既可以当成火铳打放,又可以当成短矛刺杀”。宋振宗心里有不同意见,便趁此机会把自己的想法道来:“官兵以火铳列阵,根本挡不住贼人冲击!前后三叠火铳最多打放一轮,贼人便冲近砍杀,装填打放第二轮根本来不急!再说,这些火铳远了便失了准头。过了七十步,就不知道铅子飞到哪里去了。铳子轻小又不能存力,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也不能破甲伤人……”

刚刚道出想法,便遭宋振宗公然反对。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还需要一个过程,费很多周折!

朱平槿心里感叹着,对周围道:“既然宋将军谈到了火铳,你们都来说说这火铳还有何不足?”

世子虚心纳谏,众人立即行动。

贺有义道:“火铳列阵,兵士臂上绕一根火绳,行动不便。这列阵不能太挤,故而火力稀疏,此为其一其二,火绳在战前必须事前点燃,容易贻误战机,夜间极易暴露其三,火铳装填不便,耗时太长,发一铳可射十箭其四,距离远了不准,七十步后基本打不到,打到了也难以破甲其五,火铳手如同弓箭手,近战时不如长枪大刀有用其六,火铳打造粗劣,难堪使用。打放久了,三支倒有一支炸膛。”

宋振宗使劲点头:“贺先生说的及是!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