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的卡扎菲上将即使已经拥有了二十五个军团,这都无法使他彻底压制摩根军临时拼凑的十四个军团。卡扎菲也很郁闷,战役打了快一周,至今没能啃下来一个成建制的摩根军团,每次才打出优势,对方就跑了。最可气的是那次明明已经把对手两个军团围的死死的,结果还让他们从地下管道跑了。有些不甘心,派人追了下去,反而丢了三个大队。
北非之虎,是卡扎菲在萨阀内战中打出来的名号,当时有人把他与沙漠之狐萨达特并列为萨阀双子星。
但随着十年的磨勘,北非之虎的名号越来越响,而沙漠之狐却渐渐被人遗忘。
这也很正常,打天下的时候,往往都打着唯才是举的口号。但要巩固权力,又是新一轮的家族背景。
萨达特是一个连姓氏都没有的平民,当初跟着尤弥尔.萨拉丁也是因为饿得活不下去了。后来在财阀造神运动中,这类没有家室,没有背景的平民,自然没有办法进行包装。
北非之虎则不同。他的全名为:弗拉基米.易朴拉辛.卡西杜穆.修巴拉.马杜杜.萨赫本.卡扎菲,卡扎菲只是他家族的姓氏。近几百年来,很多北非财阀贵族都有个习惯,觉得名字越长越显得有文化,所以名字有一两百个字也很正常。至于含义,反正名字太长也不会有人仔细去看,更不会仔细分析里面的含义,所以起名字的人也就偷懒,随便往里面添一些当地的土语即可。当然也有被翻译成歧义的,比如萨阀前财政大臣的名字,每一个词都是赞颂真神的伟大,寓意美好,但连在一起就翻译成了:一个胡饼加两个鸡蛋,美味的胡饼加鸡蛋。
后来尤弥尔.萨拉丁在自己举办的宴会中,特意给这位大臣准备了胡饼加两个鸡蛋,成功激怒了这个大臣。后来的事件,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以至于后世史学家评价这场小宗取代大宗的家族政变,调侃为:一张胡饼两个鸡蛋引发的政变。
卡扎菲家族对于这场政变本来是保持中立的,但弗拉基米.卡扎菲(省去中间无数字)自幼是尤弥尔.萨拉丁的伙伴,他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尤弥尔轰轰烈烈的造反事业当中。他本身就是卡扎菲家族的嫡长子,他的参与就已经代表了卡扎菲家族的态度。当然也可以认为,卡扎菲家族是被弗拉基米.卡扎菲裹挟入了这场政变。
卡扎菲家族的加入,就意味着整个迦太基地区支持了这场小宗政变,后来尤弥尔最强战力都出自迦太基地区,比如布拉罕和萨达特,都是出自这个地区。尤弥尔的近卫军团,新迦太基军团的士兵也招募于此地。
在这场军事政变里,北非之虎卡扎菲同沙漠之狐萨达特相互配合,在努米底亚地区击溃了大宗的主力,被尤弥尔.萨拉丁成为萨拉丁双子星。
对于这个称谓,卡扎菲本人是不太喜欢的,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贵族和粗鄙的平民放到一起称颂很掉身价。所以再三推辞这种说法。在政变后期,为了与萨达特一争长短经常闹出矛盾。尤弥尔萨拉丁为了安抚弗拉基米.卡扎菲,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的拉拢卡扎菲家族,就开始提拔卡扎菲,打压萨达特。
所以在萨芬政变爆发时,卡扎菲已经提拔为上将方面军总司令。而当年与其并肩作战的萨达特却依然还是一个不受重用的少将军团长。
北非之虎的军事能力是经过历史考验的,踏过无数次生死搏杀的战场,很少有败绩。有很多时候,卡扎菲亲自杀入敌阵,与对手肉搏。作为一个贵族,这种品质更加来之不易,弗拉基米.卡扎菲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军团指挥官。
而他的对手阿姆斯特朗上将的履历却有些简陋。阿姆斯特朗没有参与过一次基层的战斗,没有指挥过军团,甚至于没有指挥过大队,参加过任何实战的军事行动。他被提拔为摩根财阀战时陆军总司令之前,只是一个参谋部的高级参谋上校佐官,为摩根财阀总参谋长马西尔.摩根上将担任幕僚。
当萨芬政变爆发以后,摩根财阀需要一个统御全局的指挥官。为了决定这一人选,摩根财阀紧急召开了最高参谋部联席会议,由总参谋长马西尔.摩根担任会议主席,并授予其独断权。联席会议上,有人建议从那些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团指挥官里提拔。另一些人则提议重新启用已经退役的上将。当然更有人提出由总参谋长马西尔.摩根亲自领兵。
面对这些建议,总参谋长马西尔一一提出了反驳:
对于提拔军团长担任总司令,他认为这些军团长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的经验只局限于军团指挥,对于指挥十多个军团的战争总指挥官,军团指挥经验毫无用处,并且军团思维的狭隘性会阻碍集团作战的全局判断。
对于重新启用已经退役的上将来担任全局指挥,马西尔认为虽然那些人指挥全局有足够的威望,但这些人在位时财阀也没有爆发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即使年纪再老也没有办法从年龄中获取更多经验。但老的劣势却非常的明显:难以接受新事物,难以很快熟悉新装备与现代最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