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雁门关  问鼎南北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寒气弥漫在破晓前夕神秘的薄明中,晨星高悬,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俯瞰着苍茫大地。

露珠覆野,云雀啭喉,这本是晨曦悄临之际人们最后卷缩在温暖被褥里的舒适时刻,但在北地雁门郡的一处尚算不得破旧的寺庙中,一行昨夜才风尘仆仆而来十余人却正紧锣密鼓收拾着行装准备再度踏上行程。

“缓之...缓之!唉,且缓且缓之!”

“对,是了,便是这般...轻之缓之!”

当两名仆从模样的小厮终于是在妇人指挥下吃力的将一位脸色苍白,双目紧闭并不时喃喃自语地青年抬上马车时,一旁聚集的众人这才轻轻舒了口气,旋即一边将行礼叠放在青年周围一边向着庙外投去难掩忧虑的眸光,也因此并未注意到那名方才牵动众人神经的青年已是缓缓睁开了双眼。

“我这是怎么了...这里是在哪儿......”

张景宗感觉自己做了好长好长的一个梦,当他再度醒来时只觉头疼欲裂,嘴唇也是干得厉害,喉咙里发不出一点声音,有心想要挣扎起身却是四肢乏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行李越堆越高。

他心下当真是疑惑万分,自己明明只是夜战论文时困意袭来小憩片刻,可为何再度醒来却已身处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中呢?

颇为艰难地侧过头去打量这紧凑的马车与身旁堆积如山的行李,张景宗正欲竭力分辨出这是一场针对自己恶作剧还是其他的什么,却忽地望见在身旁一方古朴却异常雅致地木盒上面勾勒着一个小小的“魏”字。

而这“魏”字竟仿佛带有无穷魔力,一眼之下更是带着另一股截然不同的记忆如潮水般向着张景宗蔓延而去!

“老爷,行李已是打点完毕,只是......只是...”

正当张景宗在记忆的潮水中挣扎之时一名仆从却是快步走出庙门,他身着麻布织衣动作机敏,借着行将消失的微弱月光向四周稍一打量,便立时目光一亮寻到了站在庙前不远正沉默凝望着无边天际的儒雅男子,他几步走上前去恭声说道,虽面容急切口中却是打着绊。

”何事吞吞吐吐!事至今日还有何不可言说?“儒雅男子回过头来露出一张挂满忧愁的中年面容,他本浑身透着股难言贵气,更生得唇红齿白,任谁见了都不禁赞上一声俊男子,只是此刻他却是如此被愁思所盖。

儒雅男子本想斥责这口中拌蒜的仆从,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禁黯然息声,事到如今自己又有何资格呵斥对方呢?若不是其在自己贬官时依然忠心耿耿,鞍前马后,自己这数口恐也难以挺到这雁门关吧!

倒是自己为逞心头一时之快不但丢了前程还连累了唯一的亲侄儿也遭贬官,哎!

“老爷...那...那几名羽林兵卒...不见了......”仆从无暇从自家老爷语气中捕捉其细腻的心里变化,只是下意识压低了嗓音颤声说道。

“什么?不见了!?”张宁愕然失声,心中不禁染上了一丝阴影,是真的不见了还是......

......

“我...我竟然穿越了!!这里还是北魏!公元523年的北魏正光四年!!!”

当张景宗再度从昏迷中醒来时马车已是缓缓动了起来,不时的颠簸轻轻晃动着他的脑袋,传来一阵阵并不舒服地坚硬触感。但他却无暇多顾,只是在脑中不断涌入的记忆与眼前闪过的一张张画面中慢慢张大了嘴巴发出最难以置信地感叹。

自己真的穿越了!

还是穿越到了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大魏!

这拓跋氏当初正式定国号为“魏”,其实是取其美好伟大之意又含有向彼时江左东晋夸示自己是神州正统的意图,并且为了统治北方的大片地域又实行了改革该用汉服,汉姓,汉语,拓跋氏也因此自改为元。

所以这个时期的魏国人一般都称呼自己为大魏子民,南朝汉室王朝则称为元魏或是拓跋魏,至于北魏则是后世的称呼。

而当下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也恰唤作张景宗,只是虽同名同姓但这位张景宗却出身元魏首都洛阳的汉族名门张氏,交友广泛且素有善名,又任内侍校尉。同时虽父母早逝可他的亲舅,东宫太子詹事张宁却将张景宗视如己出,待他极为不薄!

将这段记忆收入脑海中后张景宗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暂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

我的老天爷啊,自己居然是元魏的内侍校尉而亲舅更是东宫太子詹事,这简直是要出身有出身,要前途有前途啊!

要知道内侍校尉这个官职虽只是校尉,听起来官衔极低,但却手掌禁军驻守宫门,因此绝对是妥妥的皇族亲信。并且这个官职先前一直皆由鲜卑贵族兼领而张景宗以汉族名门之后出任是从未有过之殊荣,由此足可见当朝皇帝对他的看中,再加上亲舅张宁更是东宫太子詹事,因此朝中众臣皆知两人乃是绝对的陛下心腹。

但仅是片刻,张景宗便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