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是皇帝打算对东林下手的一个暗示。
素有“东林六君子”之称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人,其主张向来与帝王不符。
由于没有在争斗中战胜魏忠贤,进而相继冤死狱中,后来等阉逆彻底覆灭,才算是沉冤得雪。
可眼下崇祯皇帝如是说,不等于为魏忠贤鸣冤,同时认为东林是天启帝驾崩的背后指使者么?
谋害皇帝!
这可是天大的罪名!
整个东林都背负不起!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东林想要扭转不利情况也不大容易。
尤其是改变皇帝对东林的看法,几乎是势比登天一般困难!
或许崇祯皇帝没有直接证据来证明东林是主谋,可东林有证据自证清白么?
倘若两边都没有,而皇帝却认定东林是主谋,那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只怕皇帝会想方设法搞垮东林,清理朝内东林出身的官员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下令抓捕东林士子,强行关闭东林书院,便是第二步。
再往后,兴许便是下狱定罪,乃至开刀问斩了……
进而弄出个“东林十六君子”,也并非不可能实现。
要怪就怪钱谦益等人,为了重掌大权,太过心急了。
如今东林跟天启帝驾崩有所牵连,跟商贾偷逃税款亦有关系。
这还不够,再掺和上“国本之争”以及军队所属。
每一件都是天大的事情,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么?
崇祯皇帝此次移驾南都,或许本事已然今非昔比了,再也不会受制于朝臣了。
从“君命难违”到“君命难违”,仅仅过了十二年而已!
眼下的东林与往昔的东林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眼下的崇祯却已然不是当年那个崇祯了。
臣若不臣,便换人!
太子如此行事,皇帝亦如此行事!
弄得官不聊生,还不敢出言驳斥!
轻者罢官致仕,重者发配戍边,何等威严!
太子用如此手段来清除朝堂之上的异己,皇帝也照搬过来。
瞿式耜现在终于感觉到这个首辅委实越发不好当了,尤其是要时刻平衡东林与皇帝之间的厉害关系。
“平静?首辅乐观了!只要朕一天下令征收商税,外面一天便不会平静。首辅身在江南,可曾闻听中原惨剧?农户本受天灾久矣,而官府又加征农税,导致万千农户背井离乡,沦为流珉。在路上连树皮都没得吃,最后只得吃土,腹胀而死,或易子而食,生火烤之,何等悲惨?外面的士子与商贾呢?可到了吃土之地步?可曾易子而食?首辅若是不信,朕可修书一封,让太子请首辅立刻前往河南,替代巡抚吕大器如何?朕愧对万千农户,但决计不会愧对商贾!不论晋商抑或是江南商贾,但凡偷逃税款,一律归为大明罪人!若是商贾足额纳税,何来如此祸乱?焉有众多流寇!首辅有一善心,便不会同情怜悯此等奸商了!”
河南全境,除了沿河的几座大城之外,几乎都成了赤野,到处都是流珉,到现在还处于失控状态。
为了进剿层出不穷的流寇,朝廷一边要赈济灾珉,一边要兴兵讨伐,每年耗费银两高达百万之巨。
追本溯源,便是商贾偷逃税款所致!
朝廷征税,反倒被视为“夺珉之财”!
“……”
瞿式耜无言以对,真要让自己去替代吕大器,自己也只能从命行事。
当下谁都知晓河南的糟糕状况,连通过殿试的进士都不愿去河南做官。
富足的江南支援河南一些钱粮,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
商贾舍得花上千两银子买一匹瘦马,但让商贾花同样的钱来赈济灾珉,没一个会乐意。
“有为!出去告诉外面,半个时辰之内散去,否则后果自负,抓住便会被发配辽东戍边!”
“是!”
“从今往后,凡为商贾开脱,一律视为通敌,发配辽东戍边!若是期间投降东虏,恰好印证朕之推测,实属贰臣无疑!”
群臣之中难保有人会奉行“良禽择木而栖”之策,但没一个敢公然宣称自己当贰臣当得光荣而又骄傲!
崇祯如此安排便是掐到了群臣的命门所在,哪怕一百个戍边的官吏,里面有一个投降东虏,那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会直接击碎所谓的气节、傲骨等大义凛然的说辞,转瞬之间便能变成贪生怕死的败类、懦夫、胆小鬼!
“朕今番还能告诉诸位爱卿一个秘密,甚至比适才那个秘密还要大得多,不知诸位爱卿是否想听呢?”
崇祯心里不痛快,便要卖弄一下自己知道,而群臣不知道的内容,这样放出一些机密之后,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陛下!”
次辅高弘图觉得皇帝今番像是在气头上,还是等冷静下来再说吧,免得真说了些不该透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