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后方开辟出了一大片产粮地,随后又发现了巨型铁矿,手里有了粮与铁,皇太鸡便有了扩军备战的资本了。
尤其是铁,此前大清非常依赖晋商来提供,如今晋商已被那魔童杀尽,而铁却再也无须从关内购买了。
有了铁矿,便可造出海量的甲衣,用来武装新扩编的士卒。
在与蛮明的人马接战数次之后,王师将士们纷纷抱怨蛮明盔甲甚厚,连穿甲箭在近距离都无法射穿。
而且棉甲保温性较好,但非常不利于夏季作战,每每捂得将士们汗流浃背,甚至在高温暴晒之下,出现眩晕中暑的情况。
之前碍于大清缺少铁矿,皇太鸡才没有遣人仿制用铁较多的蛮明新式甲衣。
这下有了足够的铁矿石,便可随便进行冶炼与仿制了,人手一件都可以。
唯一的困难是这种新式甲衣需要铁匠长时间的大力锤炼,方可打造完成。
可谓是费时、费力、费铁、费钱,若是装备三十万人马,总价可是相当之高。
价钱是一方面,工艺难度是另外一方面。
通过安插在京城的细作探知,蛮明已经发明了一种专门用来锻造铁板的机械。
力大无穷不说,而且连牲畜都不需要,只需喂些水和煤即可,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细作在信中报告,一部此等机械所发之力等于十名甚至二十名铁匠之和。
蛮明士卒所穿之甲衣,只需由此等机械锻造二十次即可成型。
同样一件甲衣,换成大清的铁匠,只怕要锤打数百以至上千次之多了。
因为有分开安装的正反面,一名铁匠一天打造一件甲衣,往多了说,也就两件而已。
看似挺快,可一年下来,刨去休息的时日,三百件就顶天了。
一百名铁匠不过才三万件,想要造出三十万件新式甲衣,便需要一千名熟练铁匠。
将时限缩短到半年的话,所需铁匠数量便需要翻倍才行。
除此之外,还要打造头盔、刀枪、箭头、战马用甲衣、马蹄铁。
吴三桂率部远走上京,倒是让皇太鸡想起一件事。
那便是利用发现巨型铁矿,可以冶炼大量铁矿石的机会,打造出一支钢铁之师,用来对抗那魔童的火器部曲。
蛮明各部虽然擅用火器,可只要大清王师加强防护,蛮明火器之威力便要大打折扣了。
当年金军大举南下,依靠拐子马与铁浮屠所向披靡,如今大清依然可以仿效之。
皇太鸡有意将十旗子弟,约七万五千骑兵全部升级为重甲具装的铁浮屠!
若是还有富余的重甲,便将檬古八旗与外藩三旗的五万四千人也武装起来。
如此一来,手握近十三万刀枪不入的铁浮屠,便无须再惧蛮明士卒使用鸟铳施射了。
皇太鸡还打算给汉军十旗以及三王一公所部,每部均武装一个甲喇的铁浮屠骑兵,届时便于协同作战。
加上这部分的话,铁浮屠骑兵总数将达到十六万之巨!
一旦在平地上冲锋起来,犹如排山倒海一般骇人!
光提升骑兵部队的战力还不能让皇太鸡彻底放心,对于以步兵和炮队为主的汉军与三王一公所部,皇太鸡还有所考量。
在辽西与关内摧城拔寨,主要靠这些人马,不能固步自封,当须与时俱进。
既然那魔童都大肆武装蛮明步兵,皇太鸡认为大清这边也要有所应对才是。
换装新式甲衣是一方面,而且要大量仿制蛮明的那种铁甲战车。
不光四面覆盖铁甲,还要在每辆战车上安装一门可以连续开火的小型佛郎机。
有了这种战车在前面推进,在开火的同时阻挡蛮子打过来的炮弹,后面的王师步兵方可顺利跟进,不至于在冲阵之前便损失连连。
按照每五十个步兵装备一辆战车来计算,皇太鸡要求造出四千辆战车,用以武装二十万步兵。
在工厂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前期先造出两千辆,佛郎机不够就用其他各型小炮以及铁桶炮来补足。
大清比蛮明有个明显的优势,那便是工厂无所谓利润,大部分做工的都是出苦力的奴才,故而可以将成本压缩在一个极低的水准上。
那些有本事的工匠给点赏赐就行了,同样一款战车,大清这边的成本完全可以比蛮明低一倍。
尽管红衣大炮不如蛮明的重型火炮射速高,可还是王师所必需的武器,皇太鸡要求在明年入秋之前,至少要造出一千门。
有了十六万铁浮屠、四千辆铁甲战车、二十万铁甲步兵、一千门红衣大炮,皇太鸡不信还打不过那魔童麾下的蛮明人马!
这等战力可是比当年金军南下进攻赵宋时要厉害许多,金军都能夺取赵宋的半壁江山,大清自然更是可以!
吴三桂不是要去上京么?
那就让其看着好了,当年气吞山河之景象,今世还会重演!
最让皇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