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的四级铁甲舰,市价两亿银币一艘,打折后的友情价为一亿两千万,实际造价一千万左右。
这就等于是互利互惠,合作供赢!
在奥斯曼出口石油的成本支出里,占大头的并不是开采,而是运输。
船主们必须耐住性子,在海上飘三个月,才能抵达明帝国。
即便如此,大家也是趋之若鹜,因为返航的时候可以装满明帝国的诸多商品。
此前在锡兰没有设立贸易枢纽之前,奥斯曼船主们一年也就只能跑两趟而已。
作为贸易中转站的锡兰开通之后,他们只需要将石油从科威特运抵锡兰,到那里换购商品就行了。
为了鼓励奥斯曼商人多多运输石油,昊菁皇帝还允许他们享受与来到大明本土一样的采购价。
前提条件是只能用石油换,用其他土特产换购的话,易货商品的价格就要上涨百分之二十,作为运费。
在济州岛养马多年之后,大明对奥斯曼战马的需求已经不是很大了。
石油反而是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需求量在与日俱增。
大明在锡兰、琼州、东番三地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储油仓库,油轮可以接力运输。
在巨型油轮诞生之前,接力是降低海上运输风险最好的方式。
让奥斯曼船主们有机会一个月跑一趟锡兰,这样大家的干劲不就来了嘛!
在七千吨级与万吨级商船相继下水之后,大明也有自动上门取货的设备了。
不同的是,上门取货价格不变,但是五十斤的小桶要换成一百斤的大桶。
帮助老朋友省去了运费部分,那就要用石油来足额充抵了。
好在科威特遍地是自喷井,采油方便又便宜,这是完全没问题的。
当地的土豪们也喜欢这种交易方式,不用离开波斯湾,将各种明帝国的商品卸下来,将本就不值钱的石油装上船,这样的交易实在是太好了。
每当大明的蒸汽商船靠岸,贵族们就跟过节了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到港口去抢购新奇商品。
船上的额定商品,当然是两国事先定好的,不能轻动,一旦被查出来,尤其是发现监守自盗、以次充好等行为,船长是要掉脑袋的。
但船长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在规定运输的商品之外,利用自己的小房间,再装满一堆商品。
这是海上约定俗成的规矩,船员们利用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这么干,走廊是公用堆积额外商品的地方。
前提是这些商品都是船员们自费购买,到岸之后也需要自行销售,卖不出去的话,那就算是砸手里了
昊菁皇帝还可以进一步压榨对方的利润空间,不过出于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暂时就不用了。
光是铁甲舰、飞机、坦克、机枪等先进武器,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就足以让奥斯曼上下使出全力来出口石油了。
不然就会面临巨额贸易赤字,对易卜拉欣来说,欠钱不要紧,可以用石油来充抵。
得不到仙药,那就是要了他的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