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昊菁七十九年1721十一月,大明王师开始收复安南北部地区,到昊菁八十四年1727五月,安南南部地区的残敌基本被王师扫荡干净。
历时五年半之久的安南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大明朝廷总计花费了约十三亿银币,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在此期间,向安南战场投入了上千艘快艇、八千余辆坦克、五千多架战机、上万门火炮与迫击炮,加上出动大半个本土舰队封锁安南沿海地区。
包括明军、明藩军、倭军在内,参战的联军总兵力高峰时达到了三十余万人,可见朱慈烺对安南战场的重视程度。
通过此次战争,各国的观察员也是大开眼界,充分了解了明军的战略战术,以及各军种与兵种的具体应用。
学到的新知识有些比较有用,有些就等于白学,因为自身实力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水平。
譬如“滚雷行动”,即对敌占区进行地毯式轰炸。
整个安南战争期间,大明帝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便向南北双方合计投弹数超过两千万枚。
这还不算各种战斗机与直升机的投弹量,否则总数更为惊世骇俗。
一开战便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极恶劣的天气之外,联军一直对安南军队实施了高强度的进攻,保持了强大的压制力。
几乎自始至终,都对安南军队形成了碾压,对方在损失了主力部队之后,便只能用游击战的法子来应对。
但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歼灭的宿命,面对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明军,以及数量众多的倭军,这就是其注定的下场。
某些居心叵测之人还寄希望安南用游击战的办法,好将明帝国拖入战争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昊菁皇帝早就防着这一手了,开开战之处便投入了足够数量的军队与重型装备,以对敌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总而言之,只要钱够多、人够多、先进武器足够多,那么猴子就不可能反败为胜,连跪地求和的机会都得不到!
尤其是郑棡与阮福淍也很是硬气,没有膝盖一软就直接跪下,非常配合大明王师的演出。
朱慈烺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这两位贵宾培养成了电影演员,使其继续可以发光发热
等到安南战争结束,想看热闹都不行了。
大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新一轮的海军竞赛上,因为这次都是高端玩家的高端局!
在第十四批次17171724造舰计划结束之后,朱慈烺就得向盟友陆续交付之前承诺的主力舰了。
包括向法国交付一艘八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和两艘七级战列舰国王,向荷兰、瑞典、奥斯曼三国各交付两艘七级战列舰。
这也就意味着该批次建造的八艘七级战列舰全部外销充抵用来换购诸多海岛的价值了,以至于让后来才下单的波洛没能拿到货。
这让波洛很是不悦,认为某位老朋友怠慢了自己,忽略了自己乃至整个印加帝国海军将士们的感受
对此,朱慈烺倒是早有准备,给了这位老朋友两个解决方案。
其一,买艘一艘八级战列舰,回去压压惊。
其二,先攒几年的钱,然后砸钱买九级战列舰!
八级战列舰是沙恩霍斯特,九级战列舰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俾斯麦了。
五万吨的超级战列舰,真正意义上的大舰巨炮!
这是每只土豪梦寐以求的大杀器!
当然,更是一款史无前例的吞金巨兽!
由于战舰建造成本的上涨,从每吨
十几银币一路飙升到如今的三十多银币,往后建造巨舰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再加上借助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的海军航空兵在安南战场大显神威,让各国都注意到了平板战舰的强大威力。
战列舰对射的时代说不定会在未来三四十年之内就结束,以后自己就很难用战列舰来捞钱了。
朱慈烺便决定提前建造俾斯麦型战列舰,这是倒数第二级别的战列舰,顶级便是满载排水量达到六万余吨的39“兴登堡”型战列舰。
计划在第十六批次17311739一次建造十艘俾斯麦,科学院一艘,海军五艘,郑芝龙两艘,波洛也能分得两艘。
预计单艘的建造成本将高达一亿五千万至一亿八千万银币左右,可能会达到两亿银币。
大明海军高层,对于在下一批次建造如此之多的超级战列舰还留有顾虑。
不是说超级战列舰不好,而是这玩意明显没有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半径大。
前者也就能对付岸边到内陆数十里内的目标,后者利用舰载机可以攻击敌方腹地上千里之遥。
与其花十二亿银币建造超级战列舰,莫不如将这笔钱花在置办大型航母与两栖攻击舰上面。
当年火箭鱼雷只被海军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朱慈烺下令长期封存了,至今都未能再次路面。
原因很简单,朱慈烺就是不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