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此之外,郑成功还派来了两百四十艘巡逻舰与导弹艇。
这些中小型舰艇对主战舰艇及辅助船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四月五日上午十一点左右,双方在距离恰赫巴哈尔东南约一百海里的水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参战舰艇数量最多的海战。
若是按照吨位计算,还是新西兰海战堪称世界第一。
但由于参战的波斯海军小艇超过上千艘,导致是役成为了数量上的的第一。
“辛纳”级导弹艇能在距离目标超过五十公里的时候便发射了反舰导弹,而高速导弹艇由于反舰导弹射程不到五十公里,就得冲得更靠近一些才能开火。
但它们根本无法进入预定的开火距离,大明远征舰队出现在那里,就意味着哪片水域的制空权掌握在明军舰队手里。
没等这些导弹艇靠近目标,便遭到了明军舰载战机的围攻。
波斯空军不是不想提供火力掩护,但出动的上百架战机都被明军舰队的远程防空导弹给击落了。
“舞会”岸舰导弹系统、“堡垒”岸舰导弹系统、“战斧”-5B型巡航导弹的联手打击。
两款岸舰导弹都是由商船来搭载,陆基防空系统亦是如此。
此举不但可以增加舰队的对地打击能力,防空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跟随舰队出征的385艘商船里,有将近一半的数量都成为了武器发射平台。
它们就算是被击沉了,代价也是很低的,揭暄随时可以再调集几百艘商船来补充缺口。
击沉这些商船也不容易,因为它们就在舰队的内侧航行。
别说反舰导弹,就算是由潜艇发射的鱼雷都很难命中它们。
远征舰队的护航舰除了自身标配的近程防御系统之外,都外挂了不少近防炮。
舰队可以搭载上千架反潜直升机,按照八班,每班三小时来滚动推进,每个班次都可以有上百架反潜直升机同时在舰队外围执行任务。
留给波斯潜艇与导弹艇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他们不是不能取得一些战果,只是想要获得辉煌胜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舰队里还有不少安装了俄式130毫米双管舰炮与西方127毫米舰炮的战舰,大口径舰炮几乎一发就可以摧毁一艘导弹艇。
命中率感人不要紧,远征舰队的舰炮足够多,还有大量76毫米射速炮可以用来堵住火力缺口。
在三十公里外的海天交界线上,众多舰炮炮弹落点形成了一道极为宽阔的惊人水幕。
而在此之前,明军舰载机部队已经摧毁了近九百艘导弹艇。
这些玩意在海面上机动灵活,用反舰导弹非常难以摧毁。
所以舰载机飞行员都使用速度更快、过载更大的空空导弹来射杀猎物。
像排水量只有50吨的高速导弹艇,其实就是一种海上小脆皮。
哪怕空空导弹装药量再小,一枚也能将其炸成一堆碎片。
但不能确保命中率,因为海面上的目标太多,容易互相干扰。
明军飞行员迫不得已,只能采取双发齐射的攻击方式。
同时还要降低飞行高度,这就给了对方反击的机会。
超过一百架“王鹫”、“台风”、“阵风”被76毫米舰炮直接击落。
但波斯导弹艇部队的任务不是防空,而是反舰。
在没有摧毁明军舰队之前,防空战果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海上突击行动,危险程度算得上是九死一生。
余下的三百多艘导弹艇完全没有折返的迹象,义无反顾地冲向目标。
没等用肉眼看到敌人的战舰,便遭到了对方舰炮的疯狂阻击。
一道道水柱在导弹艇旁边骤然升起,这就是最危险的信号。
说明已经进入舰炮的射程里了,随时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一艘不幸的导弹艇被炮弹直接命中,瞬间就变成了绚烂的烟花。
这并非偶然,很快就有导弹艇接二连三地被炮弹打成了纷飞的碎片。
大明远征舰队的近防炮早已开始工作,敌人发射的第一批反舰导弹已经飞到了跟前。
中远程防空导弹拦截了八成左右的部分,余下两成则只能交给近程导弹与近防炮来负责。
来袭导弹总数超过八百枚,迎接它们的是超过两百座“拉姆”、“卡什坦”、“密集阵”等近防系统。
平均一座近防系统只要拦截不到五枚反舰导弹,而且都是亚音速的导弹,摧毁它们的压力并不算大。
从大礼包里召唤出来的英、俄、印、西四国的战舰,虽说各有长处,但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近防能力都差不太多。
不是很突出,也没有明显的短板。
在一个方向上想用四五枚反舰导弹来摧毁一艘战舰,其实并不容易。
只要不是腹背受敌,近防炮根本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