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1章 比谁更傻  明末黑太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遭到重创。

要么就是战果还没有达到让敌军舰队停止登陆的程度,完全不影响对方继续进攻。

侯赛因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明帝国控制着全球制海权,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逐步失守,侯赛因也意识到了朱慈烺的真正实力。

之前对方所说的获得了四个大礼包,应该是真的,并未诓骗自己。

自己只拥有一个大礼包,更重要的是,双方的基本盘实力悬殊。

按照国力来计算,明帝国的国力几乎是波斯王国的十倍。

即使双方相差四倍,自己加上师仁与大卫王,对战朱慈烺、易卜拉辛、路易十四,看起来也没太大的胜算可言。

之前收留了师仁,结果这家伙真是把自己给坑得不轻,非但没有帮助自己抵抗明军,反而直接跑到大卫王那边去了。

现在本土西北部正在遭到奥斯曼军队的进攻,对方投入了大约十五个旅的部队,而且装备了上千辆主战坦克。

以色列军队尽管攻入了小亚细亚半岛,可是奥斯曼帝国战略纵深很大,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灭国的。

双方正在拼死争夺战略重镇开塞利及周边地区,参战总兵力超过十万,已经算得上一次大规模战役了。

作为反攻方,奥斯曼帝国先后投入了三十个旅,以及三千多辆主战坦克与五千余架作战飞机。

易卜拉辛将从四个大礼包召唤出来的武器和兵力,几乎都用来夺回战略重镇开塞利。

在奥斯曼海军的打击下,以色列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自然也就无法固守耶路撒冷。

迫不得已,大卫只能将兵力向内陆部署,避开实力强悍的奥斯曼舰队。

以色列国的版图也就变成北抵开塞利,南至萨那,东邻巴格达。

看似不小,其实比此前巅峰时小了一圈,因为西奈半岛被奥军给夺回去了。

以色列海军的舰艇在红海及地中海东部地区完全无法活动,只能全部窝在波斯湾。

这个海湾已经成为全球单位面积水域里舰艇数量最多的地方,加上师仁与侯赛因的那部分,总数超过三千艘。

要不是还有这么一个海湾,以色列几乎将会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在海军实力逊于敌人的情况下,向内陆拓展生存空间成了唯一的选择。

南向拓展至萨那,已经算是极限了,再往南就要濒临印度洋了,还会遭到奥斯曼舰艇的打击。

向东则是底格里斯河,这是与波斯王国的分界线,对方是己方的唯二盟友,这时候不能因为领土争端犯下低级错误。

实际上多亏了野心勃勃的侯赛因觊觎法国与奥斯曼的土地,这才让波斯与以色列走到了一起,得以并肩作战。

只要侯赛因愿意继续对付易卜拉辛,大卫甚至愿意将已经占领的两河流域都让给对方。

一旦失去这个盟友,以色列就等于要单挑奥斯曼了,这是大卫不愿意接受的结果。

尽管己方的武器性能卓越,士兵也骁勇善战,但面对敌人的兵力优势,还是感觉无比吃力。

以开塞利战场为例,奥军的兵力几乎是己方的三倍,投入的技术兵器的比例也是如此,所以己方才会打得如此吃力。

从缴获的战利品上判断,对方主战坦克的性能比“梅卡瓦”-4型稍逊一些,但还没有拉开明显的代差,两三炮依然可以摧毁后者。

“山猫”式履带步兵战车的电子设备更是优于己方的“猛虎”步兵战车,己方只有在诸多防空系统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正是凭借这方面的优势,才得以固守开塞利,没有让奥斯曼大军一举攻下该城。

大卫的目标就是攻占小亚细亚半岛,让这里成为以色列的腹地。

之前打下的阿拉伯半岛地区都是沙漠地形,根本不可能种植作物。

就算有油田,那也得把石油或成品油卖出去才能换购到粮食。

但明帝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从以色列进口石油及成品油,这就等于无法变现了。

油料只能用来供给部队使用,师仁倒是来了便可以坐享其成了……

大卫也无法拒绝对方,否则等于自己又多了一个敌人。

师仁也不会白蹭地皮,出动一个机步旅北上助战。

尽管只有区区一个旅,但师仁承诺今后每个月都可以提供一个机步旅。

一年就是十二个旅,相当于四个军的兵力,的确能牵制奥军的部分兵力。

师仁活得时间越久,提供的兵力就越多,尤其是海军舰艇,这是大卫急需的。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波斯湾太小,倭军舰队完全施展不开,而且目标太大,不利于隐蔽。

师仁承诺自己的舰队会帮助大卫,跟奥斯曼舰队作战,但要等半年时间,唯有如此,才能积攒出足够多的战舰。

这是大礼包囤货的上限时间,届时以二十四艘轻型航母为核心的倭军航母战斗群,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