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明争暗斗  崇祯的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正黄旗、镶黄旗和皇太极生前的嫡系正蓝旗也希望由皇子继位,从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一方便以多尔衮为首,他是皇太极的胞弟,骁勇善战,多次大败明军,降服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名将,屡立战功,又得到两个兄弟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执掌的正白旗、镶白旗相助,双方便争执不下。

此时皇太极的兄长和硕礼亲王代善率领的正红旗、镶红旗势力较弱,不理朝政,焦点便集中在代表镶蓝旗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身上。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儿,为人精明,见两派剑拔弩张,争执不下,便含糊其辞,并不轻易表态,免得站错了队日后被清算。

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扳不倒对方,多尔衮眼见再拖下去会引起八旗分裂,动摇清国根基,无奈提出折中方案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大统。

豪格见自己继位无望,权衡利弊后也只好妥协,双方共同立福临登极,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佐,改元顺治。

听见殿外板子打得豪格鬼哭狼嚎,殿上一片沉寂,多尔衮好整以暇,阿济格满面春风,多铎站得笔直,豪格这边的几位旗主敢怒不敢言。

忽然济尔哈朗道:“豪格虽来迟了些,王爷略施警戒即可,万一打伤了,陛下怪罪下来,本王怕是担当不起。”

多尔衮见教训得差不多了,哈哈一笑,“王爷得是,本王也是这个意思!”便传令侍卫停手。

豪格一瘸一拐走进殿来,屁股上血肉模糊,再无刚才的嚣张气焰。

那名侍卫走在后面,他刚才心里有气,下手便重了些,此刻被多尔衮喝住,还有些意犹未尽。

多尔衮痛心疾首,“本王只是让你们给王爷醒醒酒,你们怎么把他打成这个样子?”

济尔哈朗忽然一指那名侍卫:“不错,你这奴才好大胆子,竟敢违抗睿亲王之命,分明是不想活了。”

多尔衮本来只是想嘲讽几句,倒是不想被人抓住话柄,颇有些意外。

豪格这边旗主见多尔衮如川大妄为,趁机公报私仇,早已愤愤不平,见有人出头,忙附和道:“郑亲王所言极是,这奴才对主子如此不敬,如果不教训一下,以后只怕奴才们要翻了。”

多尔衮大为犯难,他此时实力并未占据绝对上风,这些人群情激愤,又有济尔哈朗撑腰,必定不肯善罢甘休。

只是这侍卫是自己的心腹,按自己的意思办事,如果杀了他,岂不是让自己人寒心,而且显得自己过于软弱,以后还怎么发号施令?

他略一沉吟道:“这事要怪就怪本王没清楚,这奴才依本王之令行事,何错之有?”

见多尔衮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其他人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追究,只是心下愤愤。

那侍卫早已吓坏了,只当命难保,这才放下心来,却听见多尔衮又道:“这奴才身为侍卫,畏缩不前,不配做大清的勇士,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削去旗籍。”

四十大板还没什么,削去旗籍却是很重的处分。

原来努尔哈赤统一建州诸部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度,旗饶唯一职责便是当兵打仗,无需经营生计即可领取饷银米粮,削去旗籍意味着以上待遇再与自己无关,自然把那名侍卫吓得连声求饶。

几名侍卫早已将那人拖了出去,众人宦海沉浮多年,知道多尔衮也让了一步,济尔哈朗和豪格这边便不再做声。

多尔衮咳嗽一声,“探子来报,京城已被李自成攻占,不知众位大人有何看法?”

盛京离京城较远几百公里,虽情报八百里加急,也只是一后才到。

众人并不意外,李自成势如破竹,攻下京城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好久没南下打猎了,王爷可即刻发兵,趁此机会抢些粮草回来,本王愿为先锋。”阿济格想起中原的花花世界,早已迫不及待,又见多铎沉思不语,大为不解。

多尔衮不置可否,看向一人,“依范先生之见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