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孤掌难鸣  崇祯的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听巩永固高喊一声,“斩!”跟着便是人头落地的声音,京营士兵大多是官宦子弟,有些还是勋贵出身,南京战事不多,一直过着太平的日子,几时见过这种震撼的场面,一时无人说话,只有军棍打在人身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赵君虎虽调开了目光,但一股浓重的血腥气直往鼻子里钻,挡都挡不住,好在经过数次血战,已适应了许多,胃部仅有轻微的不适,厉声道:“朕已令驸马掌管京营,再有敢违抗军令的,这便是下场。”

一众士兵站得笔直,不敢稍有异动。

想起汤国祚刚才的表现,又道:“汤国祚出力颇多,朕令你协助驸马处理京营军务。”

汤国祚大喜,他这个侯爷虽比刘孔昭爵位还高一级,但并无实权,跪地道:“末将自当尽心尽力,听从陛下和驸马号令。”

赵君虎又下令巩永固将犯人的头颅挂在京营中示众三日,刘孔昭的头则挂到正阳门上,反正人都死了,如果能作为反面教材警示众人,也算死得有点价值。

更重要的是,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抄家了,他对刘孔昭的家产充满了期待,这可是自己拿命换来的,怎么样也得弄个一百多万两银子,要不然亏大了。

出京营的时候,他又碰见了那名阻拦他的小兵,身上两道血印清晰可见,那人已成了惊弓之鸟,一见到他便下跪行礼。

杀人后的自责感异常强烈,赵君虎叫住了他,准备给他封个小官,那人误以为大祸临头,哭叫道:“小人不该阻拦陛下,求陛下饶命。”

赵君虎一愣,原来那人还记着这事,微笑道:“你执行军规,朕怎会杀你?不过你要记住,这军规对朕是唯一的例外。”

他才不会相信军中不可纵马的典故,身为皇帝,如果还要像平常百姓一般受各种法令的制约,这皇帝就算富可敌国,又有什么意思?

想来汉文帝并不是圣人,应该没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会主动将权力关进笼子,所以他一直觉得这是汉文帝和大将周亚夫为了约束军纪故意演的一场双簧,要么就是汉文帝当时不得不倚重周亚夫,不好直接翻脸,事后再找周亚夫算账。

在他看来,一个没有特权的皇帝便如阉割之后的太监一样可怜,他绝不会这么干,有些穿越者掌权后主动搞民主改革更是匪夷所思,因为正常人不会痛恨特权,大家痛恨的是有特权的那个人不是自己而已。

那人听得似懂非懂,连连点头,不过能保住性命总是好的。

赵君虎又赏了他一个总旗,那人更加意外,高兴得眉开眼笑,虽只是七品小官,已经是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成就,挨的这两鞭怎么看都很划算。

张鹏翼一直守候在京营外,隐隐约约听见里面有些动静,更是心急如焚,几次想带人冲进去,又不敢擅自做主,急得团团转,直到看见皇帝出来才放下心来,连忙上去迎接,“幸好陛下平安无事,万一有什么不测,末将万死难辞其咎。”

他越想越怕,愤愤道:“末将本应杀进去护驾才对。”

“张将军的苦心,朕是知道的,但关宁铁骑和京营都是大明的军队,岂有自相残杀的道理?朕的苦心,各位爱卿也要成全才是。”赵君虎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也后怕不已。

单刀赴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固然有不希望同室操戈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己手上满打满算就两万多人马,万一真的引发冲突,南京的局面便控制不住,马士英的三万人马敌友难辨,江北四镇更是在一旁虎视眈眈,还不说远一点的左良玉那二十万大军。

“陛下圣明,臣等自当谨记于心!”一众人哪想得到皇帝心里的小九九,只道皇帝为了平息纷争宁愿牺牲自己,立马觉得皇帝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史可法和高弘图激动得老泪纵横,身为东林党人,总是希望自己辅佐的是明君。

“不过刚才实在险极,为了天下百姓,还望陛下爱惜龙体。”张鹏翼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大一场危机,被皇帝轻而易举化解。

“跳梁小丑,徒增笑耳。”赵君虎讲完道理,正好展示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超然风范,

随即让张鹏翼护送高弘图等人去找傅青主疗伤,自己带着王承恩回了宫,还有一大堆奏折等着他呢!

回宫后,赵君虎也顾不上休息,坐在桌子前做愁眉苦脸状,这几天他一直抽不开身便是忙着批改奏折。

刚开始他还觉得很新鲜,兴致勃勃,让王承恩备好笔墨,大有不实现海晏河清不休息的架势,准备指点江山,做一个敬业的明君,半天之后便偃旗息鼓,只因批改奏折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原来古代奏折都是从上往下写,然后从右往左延伸,和现代的书写格式截然不同,当中还有不少繁体只能连猜带蒙,光看懂就费了不少功夫。

还有些大臣上的奏折洋洋洒洒,从圣人之道谈起,看了大半天才发现全是废话,一点正事也没说。

另有一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