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入城卖鳝  我的重生2005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白天里站在大太阳底下,空中水腾腾的热蒸汽便直往人身上扑,夜晚起了凉风,才渐渐将那股子憋气闷热压了下去。

忙完了一切,洗好脚,李正夫就让邓平别看电视了,赶紧睡觉,明天要早起,也好跟着赶集的摩托车去镇上,再转车去县城。

他虽然不困也直接上床了,这年头,电视节目也就那些,看着没意思。

没手机,没电脑,没wifi,除了每天到处玩,田野里捉黄鳝、摸泥鳅。山上逮兔子,追野鸡,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娱乐的活动,不然哪来的这么多皮孩子,一夜无话……

大概在鸡叫二遍的时候,李正夫就赶紧催促邓平起床,如果去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虽然这几年经济好多了,但是跑客运的车还是太少,路有三四十公里,还带着一百多斤多黄鳝泥鳅干鱼去县城做生意不可能走路去。

路过村旁,到处狗叫,还响起人们起夜的声音。

红泥镇,YN县下最大的小镇之一。

地处中间位置,四周所有的乡村都是要在这里交易。唯一通往县城的道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总的来说这里就是一个交通枢纽。

很多的小贩都是在这里摆摊交易,不管是卖菜的还是卖水果的,或者是卖衣服的。不算宽大的街道上上,全是小贩。

“上街走,下街转,都快到我这里来看一看。十块钱买三样,三样只要十块钱。”

“土鸡,老母**块一斤。”

“二十五元一件,所有的衣服都只要二十五元一件,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我的这个中药乃是家传的,不管你是腰间痛,或者是脑袋疼,只要三幅药保管有效。不相信,不相信你买一副回家试一试就知道了。”

苗族特效药,治风湿,二十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今天,是红泥镇的赶集日。每逢三六九,就是红泥镇这个酒城市边缘小镇的赶集时间。周边无数的农民都要到这里来卖自己的蔬菜,或者是来这里买上一些自己家里的需要。

一辆笨重的五羊太子摩托车,从西边的一条水泥路道上进来。来人就是李正夫这邓江两人,此刻的两人都是全身颤抖。

废话,能不颤抖吗?寒冷无比的早晨,骑摩托车行驶几十里路,两人早就冷的不行了。

即便李正夫因为前不久重生,对于他第一做买卖,内心火热无比。但是,不管内心如何的火热,都是抵挡不住寒风对于身体的侵袭。

李正夫带着邓平在镇上换乘面包车了,他怕黄鳝闷死,每过半个小时就往蛇皮口袋里倒一次水,这样袋子更沉了,时间悄无声息过了一个多小时,面包车到达了YN县城,下车把黄鳝搬到菜市场,累的兄弟俩大喘气,走了一里路左右才到了县城菜市场。

天还刚开透,光线不甚明亮,将周围零碎的物事映得影影绰绰。

来的早点的小贩已经开摊了,叫卖身是肯定和红泥镇差不多的,现在还不是投机和城管打游击战的年代呢。

城中和乡村的各种相异之处,几乎是从每天清晨就开始展现的。

李正夫赶快占好位置,然后就从怀里掏出干饼子让邓平赶快吃一点,他趁着买菜的还不多,赶紧跑步去了三姑家的菜摊,在三姑那里拿了一把电子秤和塑料袋,又端了一大碗豆浆回来。

天慢慢的越放越亮了,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买菜的人也多了。

他转了一圈,看到旁边有个猪肉摊子,问了价格,心里有了数,这年头只有猪肉才算荤菜,油水多。

黄鳝泥鳅要卖出的价格比猪肉价格高,这也是物己稀为贵麻。

“大姐,给你捞几条,补虚劳、祛风湿”,好不容易看一大姐在他摊子上留着不走,现在不卖吆喝,要等到什么时候。

“什么价”。

“大姐,九块五”,李正夫这几十顿饭吃土豆,大白菜嗓子都吃的疼,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真的需要挣钱买几十斤肉吃,不然他才不会卖这么便宜了,刚才李正夫去问了问猪肉价,也是九块五一斤。

农民穷,肉吃的比较少,每年就靠自己养的过年猪,一头猪吃一年,农村每家每户还人口众多,农活是个体力活,每年一头猪根本不够吃,有钱的可以去买,可农民又有几个有钱呢?每年养几头猪牛卖的钱堪堪够交子女的学费,不少农村人买农药、种子都需要借钱。

一些农民经常用自己家存的鸡蛋和种的蔬菜,与城里人换些钱,以解决肥料钱的问题。

“那也太贵了,九块五一斤,如果九块行的话,给我五斤”。

李正夫心里非常激动,舒了一口气,什么时候他都做起了这么好的生意了,随便就是五十块钱的算计,越想越有劲。

“大姐,开摊刚做生意,不赚你钱,图个顺当,开张大吉”,李和说着就用电子秤把对方的篮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