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捷报!(感谢青苔大佬地打赏)  回到明朝做权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朕御极以来,这十几年当中,整日里为国事操劳?何曾在三更之前睡下过?每日里,外边报滴水牌子的宫人还没有起,朕就已经起了。就算朕不是励精图治之主,也不是嬉荒无道之君吧?”

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崇祯皇帝确实挺辛苦的,每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历朝历代的君主当中真可以算得上是兢兢业业的勤勉皇帝了,绝对不能说他的无道的昏君。

“朕的这件衣衫……”崇祯皇帝扯着自己的衣角给群臣看:“这是十一年前朕赏赐给皇后的布帛,皇后又给朕裁成了衣裳,一直穿到现在。朕节衣缩食裁减宫人,连皇后都已四年没有添置过家什,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也按不到朕的头上吧?”

崇祯皇帝知道国库空虚,日子过的非常简朴。每日里不过是一饭四菜,身上穿的都是旧时衣物。

周皇后也很节俭,已经好几年没有拿过份子钱了,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们更是一裁再裁,为的就是减少开支。

皇帝两口子的日子,其实远远比不上当时的一些富户豪门,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这样的脏水泼不到他的身上。

勤勉节俭到了这个程度,按理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但大明朝却一天不如一天,局面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究竟是究竟是哪里错了。

诉苦良久之后,群臣依旧默不作声。发火也是需要体力的,把群臣骂的狗血淋头比干力气活还累,没过多久崇祯皇帝就已气喘吁吁,苍白的脸上满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子了。

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继续“龙颜大怒”了,崇祯皇帝的语气终于平和了一些,话题也逐渐的从陕西转到京畿。

眼下豪格率领大军威胁中枢,两路偏师纵横东西,竟然拿他们没有办法,真是很是有损大明朝的颜面。辫子兵打到京城的情形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对于这种情形崇祯皇帝都有些麻木了,但却不得不想办法应对。

办法很多,但却无法实现:号召各地兵马进京勤王,这都已经是沿袭了多年的老套路,但却没有一点效果。

对于这种事情,各地的军头有的是办法应对: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扯皮好几个月,最让朝廷颜面尽失的是,有些个军头甚至连象征性的派遣些军马的举动都懒得做了。

坐视敌人在京畿中枢一带肆虐,还公然违旨拒绝派兵支援,在历朝历代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在明朝末期却很正常,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军头还全都理直气壮,能把崇祯皇帝活活气死却没有半点法子。

拒绝出兵救援京畿的理由非常简单:没钱。

朝廷拖欠的军饷已经积压了好几年,当兵的兄弟们已好几年吃不饱了,兵马器械年久失修不堪一战。我们这些当官的能替朝廷维持住这么多饿的眼珠子都红了的士兵,已经是非常勉强,朝廷还要我们去打仗?

皇帝不差饿兵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朝廷欠着我们多年的军饷都见不到呢,还怎么打仗?到时候数以十万计的士兵一哄而散甚至直接哗变了,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

援兵不来,外敌不去,这个局面就是坐困愁城束手无策。

看着大殿内一语不发的群臣,崇祯皇帝忍住心中的怒气,揉捏的着额头。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寂静的朝堂。

“捷报,捷报!”

捷报?前方打了胜仗?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和整个朝廷都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听到捷报二字,文御殿中沉闷而又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君臣上下全都变得活跃起来。

崇祯皇帝本就操切心急,又急于见到捷报,下意识的往前走了两步,马上又意识到这个动作不妥,旋即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沉稳姿态,用很威严的声音说:“呈上来。”

捷报是通过司务司传过来的,以最快速度递到皇帝手中。

看到捷报的崇祯皇帝满心欢喜,一边看一边笑呵呵的随口问道:“小吴庄民团歼敌战兵三千余,缴获甚丰。连民团都能奋勇而战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只要民心在我大明,这天下就乱不了。哦,对了,这小吴庄在何处啊?”

殿中滚滚诸公,全都是紫绶金章的重臣,天知道小吴庄在哪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小吴庄民团指挥使张启阳!”崇祯皇帝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朝廷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张启阳是张之极的弟弟。

张之极不动声色,崇祯皇帝也没有点名,只是微微点头说道:一个小小的村庄就能组建民团歼敌三千,可见百姓之心依旧系与大明啊。

正准备在说点什么,忽然看到捷报后面的那一行字迹,崇祯皇帝的脸色立刻就变了:格毙伪酋皇黄台吉,缴获黑水金龙大纛一面,伪皇佩刀顺缴。

什么?把黄台吉给干掉了?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最恨黄台吉的话,崇祯皇帝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做梦都希望黄台吉赶紧死掉。

但是格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