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暴怒的小多  回到明朝做权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卯时中刻出战。”

“调我亲军一部,再从镇淮、通泗二处各抽一部人马。

晓谕全军,增援之兵已到。”

实在是因为太激动了,史可法的嗓音显得异常古怪:“就说五万毅勇军奉命来援,已下仪真,火焚了敌军水寨,明日即可与我扬州军汇合。”

“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周知全军,还要周知全城百姓。”

毅勇军是不是已经攻克了仪真,史可法并不知道。

但是,既然毅勇军已经沿江而下杀到了隋皇洲,想必一定已经把仪真给拿下来了,要不然的话根本就到不了隋皇洲。

至于说仪真到底是怎么拿下来的,又是什么时候拿下来的,这些个细节问题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是必须马上把这个消息扩散开来,让扬州军民全都知道。

现在的扬州城,太需要援兵了。

援军到来并且首战告捷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苦战数日的军民无不喜极而泣。

毅勇军的名号他们曾经听说过,知道那是太子的队伍。

虽然早就听说太子和弘光朝不怎么和睦,可眼下这个情况,只要有人来援就是好的,哪里还顾得上是谁派遣过来的?

毅勇军到底有没有五万人马确实值得怀疑,但是对于扬州守军而言,这个消息就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某种希望的升腾。

与此同时,清军大营之中,豫亲王多铎正在大发雷霆。

“额勒真误我!”年轻的多铎就象是一头暴怒的兽,如针一般的齐口短髯根根乍起,眉目如裂。

怒吼声中猛然将书案上的杂物一扫而落,抽出佩刀猛然暴斩,只一下就把书案斩为两段。

余怒未消的多铎就好像是个脾气很坏的孩子,发狠一般挥刀猛剁,将视野范围之内的东西全都斩的稀烂,似乎还不解气,举着刀子呼呼虚劈,凶狠的目光却始终盯着跪在脚下的那些清军将官。

“自从入关定鼎以来,我大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兵锋所至所向披靡,敌无不心寒胆落望风而降。额勒真这狗奴才,辜负了我对他的信任,竟然丢城失地搓我锐气。就算他没有战死仪真,我也要亲手把他一刀一刀的活剐了。”

额勒真本是多铎手下的一员悍将,却把仪真给弄丢了,还损失了一千五百名旗兵,实在是入关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

整整一千五百个旗兵,就这么没了,就算是摄政的睿亲王再怎么回护,这个责任也只能由多铎来扛。

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就算不是百战百胜也是少有败绩。

哪一次战斗不是追赶着数倍的敌人纵横奔突?

哪一次不是平推横扫风卷残云?

尤其是经山陕入河南而至淮扬的过程当中,往往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逼迫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明军直接投降。

持续不断的胜利,让清军的士气高涨军心骄横,颇有点天下无敌的意思。

也正是凭着“百战百胜”的光环,多铎才能以四万不到的兵力横扫关中,打破李闯的老巢,建立了摧破“大顺国”的不世奇功。

挥师南进之后,更是一路席卷如同狂风暴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横扫中原大地,兵锋直至淮扬。

若是能够顺顺利利的打破扬州,就可以顺势平定江南,到那个时候,女真人就可以统治天下,获得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广阔地盘,建立万世不拔的雄基伟业,把全天下的亿兆生灵全都变成他们的奴隶。

如此宏大美好的局面,却因为额勒真的无能而出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挫折:仪真失守。

丢失一座城池,并不算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这一败,却击破了清军的无敌光环,打破了旗兵百战百胜的神话。

清军汹汹而来,号称十几二十万,但真正的主力始终是旗辫子兵。

旗人的数量本就是有限,旗兵更是稀少,一战就损失了一千多辫子兵,绝对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重创。

对于手握十余万人马的多铎而言,损失一千多人似乎无关紧要,但却打破了整体的通盘布局。

仪真小城距离扬州不过六七十里的样子,几乎已经可以算是和扬州脸贴着脸了,根本就是在多铎的眼皮子底下,却莫名其妙的失守了。

事先根本没有任何征兆,直到失守之后多铎才知道消息,陷落速度之快简直旷古未闻。

仪真的失守,意味着合围扬州的“铁桶大阵”打开了一条小小缝隙。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多铎马上就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费尽心思拼凑起来的“水军”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聚集了大量船只的隋皇洲水寨距离仪真不过二十几里,吃顿饭的功夫就能顺水而下。

仪真陷落的太快,也太莫名其妙,直到现在多铎都不清楚骁勇善战的额勒真到底是怎么把仪真弄丢的,但他却知道位于隋皇洲一带的水军已经彻底完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