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定鼎江南,然后功成身退,岂不正是成功文饶典范!
除了没有正式的官职和权利之外,蔡枫华几乎拥有别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一切东西:很高的爵位,留名青史的荣耀,大量的田产和财富,等等等等。
如今的蔡枫华确实处于一种“半隐居”的状态,再也不过问朝廷之事,整日里和地方上的名流士绅吟诗作赋诗酒往还,逍遥快活的很呢。
和当年的操劳国事之时的憔悴相比,现在的蔡枫华无官一身轻,除了教导子孙之外就只剩下享清福了。
还有一件似乎完全不值一提的事儿:就在年前,已近古稀之年的程老大人竟然焕发邻二春,纳一房妾。
那妾才十七岁,据不仅形容艳丽而且风华绝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蔡枫华的宠爱。
虽然这么做确实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但蔡枫华毕竟是前任的内阁首辅,影响力大着呢,就算是吃一口嫩草也算不得什么,甚至被视为风流韵事呢!
按,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活神仙了,但蔡枫华却过的并不是那么舒心,最让他窝火的事情就是:子孙不肖!
所谓的子孙不肖,并不是蔡枫华的子孙就是纨绔子弟,更没有仗着他的权势和地位胡作非为横行乡里。
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蔡枫华家规甚严,他的子孙规规矩矩,秉承的就是“耕读传家”的家风,全都是正经的人,蔡氏一门光是举人就出了四个,还有一个进士。
蔡家的这些个举人进士可不是烂虚名,全都凭着真本事考出来的。
当然也可能是有些官员看在蔡枫华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了。
但这并不犯法,而是世家大族可以享有的一种“特权”。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蔡家子孙就算不能出将入相,出几个地方官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假以时日,开枝散叶之后,定然会成为名门望族。
但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不成器的子孙,总是给蔡枫华添堵,蔡流云就是其中的典型。
蔡流云,蔡家二房的次孙,过了年之后就十岁了。
这子原本还算是一块的好料子,三年前就过了童子试,虽然还是无法和历史上那些惊才绝艳的少年俊彦相提并论,也算是一个不大不的“神童”了。
蔡枫华原本很看好这个孙子,还指望他光耀门庭呢,也不知这子发了哪门子的疯,竟然叫嚷着要去北方。
这不,蔡流云又一次当着很多人面顶撞了蔡枫华:“祖父时常教导孙儿,当有鸿鹄之志,男子汉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孙儿想要到吴庄去,到新华军校继续求学,好为下苍生谋福,何错之有?”
也不知是中了哪门子的邪,从去年开始,这子就叫嚷着要到新华军校去。
新华军校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培养兵士的么?
不管张启阳的那些学生兵多么功勋卓着,那都是武人呐!
自古文贵武贱,别看他们现在好像很风光,这世道已经太平下来了,再也用不到武人了。
从来就只有马上取下,谁听过马上治下的道理?
眼看着太平盛世已经降临,正是文人施展才华的时候,这子却想着要去新华军校,简直就是猪油蒙了心。
再者了,那新华军校本就是张启阳创办,培养出来的全都是他的私兵。
蔡枫华和张启阳斗了这么多年,现在他的嫡系子孙却要弃文从武去做张启阳的学生,蔡枫华的这张老脸还往哪里搁?
这不是让张启阳看笑话嘛!
你们子孙辈的不怕丢脸,我却丢不起这个人!
蔡枫华脸色一沉:“不许去。”
“当年班定远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何等的丰功伟绩,为何孙儿就不能。”
蔡枫华终于火了,当场就把细瓷茶碗摔了个粉碎:“你这乳臭未干的辈,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叫嚣?投笔从戎报效朝廷的道理,我比你懂的多,什么样的功业我没有见过?现如今的功高楼上就有我的名字,用得着你来对我这些?那张启阳是什么人?恐怕这世间没有谁比我更清楚了。此人飞扬跋扈穷兵黩武,纵能逞一时之强,终究不会落什么好下场,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娃娃不要听信他的歪理邪,更不可为他蛊惑了心智。”
“为我族而战,为我族而死,这是新华军校的校训,早已下皆知,无数少年俊彦心向往之,无不趋之若鹜。多少英才北上,为就的是一展抱负,这又怎能是歪理邪?”
被孙子当面顶撞,气的蔡枫华胡子都颤了:“不肖子孙,不肖子孙,来人呐,请家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