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目是:北宋联金图燕云,南宋结蒙以攻金,尝论之!
这是一道论述题,说的是宋朝之事。
为了攻打辽国这个宿敌,北宋联合了金国,最终却被金国覆灭。
到了南宋的时候,为了灭亡金国,又联合了蒙古,南宋最终却被蒙古给灭掉了。
以这两段历史为依据进行一番论述!
“为何先确定这道题?”安宁公主问道。陈茂微微躬身,朝着安宁公主行了一礼,然后才侃侃而谈:“所谓史论着,无非就是以史为镜的意思,讲究的就是借古而鉴今。内政外交之种种不过是细枝末节,需有大视野大格局,知前因而知后果,这道题目就很好的涵盖了这层意思,建议殿下参考之。”
“好,那的先定下这一题目。”安宁公主笑道:“原说陈教官是行伍之人,最精善的应该就是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兵家之术,想不到还博通古今。”
皇帝笑道:“皇姐还真的说错了,陈教官最擅长的并非是兵士,而是理论学识。虽不敢说是文武全才吧,说个文武兼备总是恰如其分。”
“已陈教官之斑斑大才,只做个廷卫长真是可惜了。要是陈教官想当官的话,那就好了。”安宁公主笑道:“既然陈教官有如此才干,不如出仕为官,也好利国利民一匡抱负。”
皇帝哈哈大笑着说道:“前几天我还专门和陈教官说起过这事呢,与其让陈教官在我身边当个侍卫头儿,还不如去当官,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职位,暂时也就搁置下来了。”
“都察院已出缺了,既然陈教官擅长理论学识,不如到都察院里边去做个参事?”
给陈茂安排一个官职,拉拢的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意义,毕竟这陈茂是皇帝本人的心腹,一头连着朝廷另外一头则勾连着新华军校。
这样的才人,能把他留下来给朝廷办事,肯定会大有用处。
其实在安宁公主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不大方便直接说出来的想法:时至今日,安宁公主依旧做着一个美梦,她真的很想在江南舍利一所和新华军校类似的军校,专门为朝廷培养禁卫军军官的学校。
只要朝廷能培养出合格的军官,就能组建起另外一支学生军,到了那个时候局面就会焕然一新了。
这个陈茂的才干那是不用说的,他能作为在新华军校里边给张启阳当副手,无论是本事还是能力,至少已经通过了张启阳的认可。
尤其此人还擅长理论学识,这就是典型的师者大才呀。
更加要紧的是,此人和皇帝本人的关系极其融洽,用皇帝的话说,那就是过命的交情了,属于可以信得过的那种人。
而且,安宁公主本人对于陈茂非常的欣赏。
都察院参事这个职位,刚刚恰到好处。
都察院本就是为天子张目的部门,做的就是弹劾他人得罪人的事儿。
所谓的参事,是从五品的官职,看起来好像不低,其实仅仅只是一个副职,上面还有好几个主官压着。
而且这个职位和科道官员不一样,不会外放到地方上,也就不存在影响地方的可能。
留在京中,就等于是留在皇帝身边,一来可以随时调用,再者也可以随时监视。
关于陈茂的这个官职,安宁公主已经考虑很久了!
陈茂似乎不大领情,也无意给朝廷当官儿:“这个好像不大合适吧?”
安宁公主反问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众所周知,我本是新华军校的教官,并非是科举出身,从无在仕之经验。而且新华军校那边的人,若是出任朝廷官员,恐怕多有非议。”
新华军校出来的人,那就是张启阳的人,给朝廷当官算怎么回事?
会不会有人说是张启阳染指朝廷政局?
会不会有人说张启阳已经把手伸到了江南来了呢?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江南朝廷这边,对于张启阳的防范之心还是比较重的。
“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的说的是这个。”安宁公主笑道:“连勇毅公都是朝廷的臣子,他的学生就不能给朝廷效力了?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军校里的学生就不能出仕?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说法,连皇帝都是从军校出来的呢。”
当今天子都是张启阳的学生,是从军校里边出来的,为什么朝廷的官员就不能有军校生了呢?
“希望陈教官不要被军校和朝廷分的那么清楚,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连勇毅公都在为我大明效力,何来南北之说?”
“那”陈茂的本意其实是想请示一下张启阳,但是转念一想,那么做就太不合适了:朝廷已经要委任你正式的官职了,要么就答应下来,要么就以非常明确的态度拒绝,这个时候请示张启阳就等于是把江南和新华军校对立起来了。
不论是张启阳还是陈茂,都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们都想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