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张启阳的用兵方略。
宣战?
不存在的。
兵者,诡道也,追求的就是打击的突然性,张启阳从来就不在乎所谓的战争流程,更不会事先宣战,而军校的学生们则完美的继承了张启阳的这种思维方式。
具体到战争细节层面上,教书先生可以断定,早在张启阳提出对倭作战计划之前,必然已经派遣了大量的先遣特战人员。
大战爆发之前,一定会利用特战人员进行渗透、潜伏,破坏,或者是袭击敌饶重要节点,比如仓库、码头等等,或者是刺杀敌方的重要人物,或者散布种种假象麻痹迷惑对手。
战争,从来就不仅仅只是战场上的两军厮杀,更是单纯以堂堂之师破煌煌之阵那么简单。
战争一旦爆发,必然就是总体战,不论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有效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
这是张启阳对于战争的理解,并且把这种理解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们。
“那你觉得毅勇军什么时候才能踏上倭国的土地?”
“我真不知道。”教书先生笑道:“这应该是军事秘密,不要我这种早已经退役之人了,我估计连那些带兵的将领都不知道。”
“统兵之将都不知何时开战,这仗还怎么打?”
“带兵的将领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他们只需要服从参谋部制定的作战方案就可以了。细节上或许可以做出些许改变,但大方向不变,因为带兵的将领没有这个权利。”
打仗,尤其是这种远征,最讲究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不可能事事时时都遵从上司的命令,所以,在前线带兵的将领往往权利很大。
但是,军校生们却不是这个样子。
带兵的人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权利,他们只负责执行,而不是决策者看着蔡枫华不解的目光,独臂的教书先生道:“刚好今日有些时间,我就好好给蔡老先生道道这参谋制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