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说剑 下  铁剑无情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苦短,天道茫茫,岂能光照万古?若是没有这一代代人的努力,历史怎么会进步,万古不还是如永夜一般。

天道如此,剑道也是如此。前人不断的感悟、摸索、研究,创下了无数的剑招与剑术。后世学剑之人,便要先修习前人的剑术,通过前人的剑术去感悟剑道,感悟天道。等到后人对天道、剑道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将自己的理解,化作剑招,去弥补前人剑术的漏洞,更进一步的完善剑道。

就拿我们昆仑派来说,自临清祖师创派以来,创下了三十六招昆仑剑法。到了今天,这三十六招剑法,总共经过十七次修改。我昆仑派的后人,在千年之间,不仅完善了祖师的剑法,更将这三十六招剑法,扩展至一百零八招。若无祖师创道,后人怎么能在此基础上完善、延伸?若无后人,又怎么将昆仑的剑法发扬光大?

百年时光,弹指即过,然而我昆仑派已传承千年。剑道之前,皆如蝼蚁,然而我学剑之人却是薪火相传。即使剑道峻浩,不容凡人染指,但我学剑之人,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敢于同这剑道,同这天道,战上一战。”

项未平本就是剑道宗师,他这番话不仅融合了剑道,还有天道、人道等诸多学问,非常难以理解。宝儿也是睁大了眼睛,静静的听着,直到项未平讲完了,他还沉浸在其中。

隔了良久,项未平才问道:“听明白了吗?”宝儿摸了摸头,说道:“还有一些,不是很明白。”宝儿毕竟才八岁,他能听明白一些,就已经不错了。项未平也不想过于揠苗助长,便道:“等你再大一点,自然就明白了。”

宝儿又想了一会,似乎还是想不明白,就决定不再去想了。他又睁着大大的眼睛,向项未平问道:“师父,你说他们而人比剑,谁的胜算更大呢?”项未平想了很久,才开口答道:“不知道,大概在五五之数吧。”

宝儿又问道:“师父,还有没有和你们一样的剑客啊?”项未平摇摇头,道:“还有一人,他的剑法我始终没看懂过,不过他一定不比我们三人差,甚至还要更强。”宝儿忙问道:“是谁啊?”项未平道:“铁剑山庄何青山。”

宝儿道:“何青山?我好像听张师伯说过。张师伯说他,剑法平平,招式普通,一柄铁剑被他使得呆板、木讷,完全失去了剑法的精髓。他用剑就像三岁小孩一般,乱挥一通,毫无章法。像他那般用剑,还不如一个莽夫抱着一根铁棍,四处乱挥呢。”宝儿模仿着张师伯的语气和动作,学的还有几分神似。

项未平看他动作甚是可爱,不由的轻声笑了出来。宝儿笑嘻嘻的问道道:“师父,你看我学的像不像?”项未平笑道:“你呀你,真是人小鬼大。”

过了一会,项未平正色说道:“你张师伯比剑输了,不仅没有反省自身,反而随意攻讦对手,不仅失了君子的雅量,他还失去了一个剑客的尊严。剑客不仅要尊重剑,还要尊重对手,若他的对手是一坨狗屎,那他不也就是一坨狗屎吗?”他稍缓语气,继续说道:“输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对手,正视自己的不足。”

宝儿道:“我说呢,原来张师伯输给过何青山啊。”项未平道:“都是些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他叹了一口气,又道:“我们昆仑派的剑法以奇巧见长,何青山的剑法却是以拙见长,本来这巧该克拙的,但谁想他竟靠着一路极拙的剑法,打败了张师伯,宋师伯,刘师叔。”宝儿惊道:“啊,这何青山竟如此厉害。”

项未平叹道:“是啊,一套平庸至极的剑法,竟能发挥出如此威力。看似平庸至极,拙劣不堪,但却如画龙点睛一般,恰到好处。任你千变万化,奇招怪式,他总能找到漏洞。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巧吧。”

宝儿问道:“师父,你刚刚不还说他拙的吗?怎么现在又夸他巧了呢?”项未平笑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他顿了顿,又道:“这也许才是他厉害的地方,不仅能将剑法藏于拙处,还将自己隐于乱世之中。他不求名,不求利,似乎对剑道,也没索求。我到现在都没看透,他到底想要什么?”

玄剑山庄的书房之中,何青山神色古怪,既有激动之色,也有担忧之意,还掺杂着几分烦恼。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人似乎很着急,连门也未敲,直接就推门而入。何青山虽然为人随和,但大家族一向都规矩森严,即使有再大的事情,也不会坏了规矩。何青山本有些怒意,但看清来人之后,不仅所有的怒气都烟消云散,反而嘴角上扬,心中还有几分得意。

来人不是别人,乃是何青山的夫人——颜心怡。颜心怡家本是山东大族,她也是昔年武林第一美女。何青山好不容易才抱得美人归,自然对她呵护备至、百依百顺,不敢稍拂她一点心意。二人虽人恩爱有加,但是彼此的心中仍有一段隔阂,始终抹除不掉。

颜心怡进了书房,说道:“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