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北邙山上行  铁剑无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阳的北郊,黄河的南岸,盘桓着一座不起眼的山脉,他就是北邙山。它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黄土岭,不像五岳名山那样巍峨耸立,也不似黄、庐、雁荡三山那样旖旎秀丽,陡峭险峻,更不像武当、青城、齐云、龙虎四山那样道学深厚,源远流长。但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黄土丘,却埋葬着十余万做荒冢,尽是王侯将相一时权贵的坟墓。

民间有句古话:“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从地理环境说,北邙山连偃师、巩义、孟津三县,东西长四百余里,海拔九十余丈。山势逶迤绵延,如巨龙横亘,它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彩,云日暄明。从地脉堪舆去看南俯瞰伊、洛二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贯穿洛阳城区;北望黄河如带,一泻千里。在此筑墓长眠安寝,正符合古人崇尚的“背山襟水”的风水之说。因此,北邙山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地脉独具龙格之妙,风水算是天下一绝。

齐老板跟在陈庆之身后不禁感叹道:“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旧人墓。能荣葬北邙山,也是莫大的荣耀。”陈庆之叹道:“旧时王侯将与相,都做北邙山下尘。任他是王侯将相,还是豪侠巨富,不过都是荒冢一堆。人生百年,世事不过都是一场大梦,还想去争这死后显荣,百代簪缨,又有什么意思?”

齐老板道:“那是你陈庆之不去争,这世上尽是庸人,谁不想争这功名利禄,流芳千古。”陈庆之指着旁边的土丘问道:“你看这坟是谁的?”齐老板盯着土丘前的残破的石碑看了半天,也没认清石碑上模糊不清的字迹,便道:“这字迹已经看不清了。”

陈庆之道:“这人既然能葬在北邙山,想必生时也是显荣一时。但到了今日,只不过沦为路旁的小土丘,后人连其姓名都不知道。你看这人争了一生,又得到了什么?”齐老板道:“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虽身后无名,但生前想必是天下皆知。就像你陈庆之一样,即使百年、千年之后世人不知你的名字,但你如今却是天下皆知,这难道不是一种名声吗?”

陈庆之沉思片刻,道:“有理。但这却并不是我想要的。”齐老板道:“人总是想要自己得不到东西,越是自己拥有的反而越不知珍惜。”陈庆之看着他,笑道:“没想到你还能有这般见解。”齐老板笑道:“我虽爱钱,但并不是个俗人。”陈庆之面带微笑,信步向山上走去,齐老板只好快步跟上。

高手决斗不仅要看武功的高低,更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杨少卿从小就生长在上清宫,对这里地形自然非常熟悉。熟悉地形,也就占了地利的优势,对于决战也就多了一分胜算。而且此处毗邻上清宫,洛阳又是杨少卿的主场,在人和上杨少卿又胜了一分。陈庆之想要不落下风,已经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尽量了解决战的地形,消减彼此之间的差距。

二人行不多时,便已走到上清宫之外。门口迎客的道童,见二人器宇不凡,赶忙上前施礼,问道:“二位善士,要到观中进香吗?”陈庆之笑着摇头道:“我们不进香。”道童又问道:“二位居士,所来何事啊?”陈庆之道:“敢问小道长,翠云峰怎么走?”道童手指着一条小路,道:“翠云峰是我们道教天尊老子炼丹之所,就在上清宫旁不远。二位顺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就到了。”陈庆之拱手道:“多谢小道长。”

翠云峰顶有一大块平地,东西长约四百步,南北宽约百步,地势平坦,一览无余。

陈庆之背负双手,站在翠云峰上,不由感叹道:“杨少卿果然是位正人君子。”齐老板问道:“为何如此说?”陈庆之道:“你看这里和平常的练武场所有区别吗?”齐老板道:“没有任何区别。”陈庆之道:“在这里不管你站在何处,出手都是一样的。”

齐老板问道:“那这和他是君子有什么关系?”陈庆之道:“若是让你来选决战的场地,你会选什么样的地方?”齐老板道:“当然是选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了。”陈庆之道:“但这里对谁都是公平的。”齐老板长哦了一声,这才明白。

陈庆之道:“我们回去吧。”齐老板疑道:“我们大老远跑过来,你跑来看了一眼就要回去了。”陈庆之道:“该看的我都看了,自然要回去了。”齐老板问道:“那你看到了什么?”陈庆之道:“若是一个人连决战的地方都选的这么公平,那你还要看什么?”

齐老板道:“好吧。”转身便要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可他走了两步,发现陈庆之还站在原地不动,便转身问道:“你怎么又不走了?”陈庆之道:“现在走不了了。”

齐老板疑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话音刚落,忽然觉得背后汗毛倒竖,背后似是有双眼睛在盯着他。不知何时,他的身后已站着一人。他不敢回头,也不敢动,全身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出手。

那人并未向他出手,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陈庆之忽然开口说道:“好久不见。”那人叹道:“是啊,很久没见了。”

那人一开口说话,齐老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