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树欲静而风起  三国之狼行天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怀大笑。

吕布见气氛热烈,不私刚才沉闷,笑着道:“这最长的计策,看笔迹应该出自孔璋军师的手笔。”

陈琳道:“正是臣下所书。”

吕布调笑道:“那军师给我们说说,同是反间计,为何独你的与众人不同,难道你的计策比别人优秀些?”

陈琳赫然笑道:“主公说笑了,臣下认为,王允虽然在兵力上强于马超甚多,但他如今人心离散,并且忌惮张辽、臧霸等人曾是主公旧将,不敢委以重用。是以若我等能推波助澜,使其将帅反目,祸水起于萧蔷,则马超便能因时而动,一举而破。”

吕布笑着点头,又问众人道:“此计甚好,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杨修道:“孔璋兄之言正是我等所想,这其中关键人物便是张文远,文远受王允胁迫,栖身于王允帐前,但他内心还是心向主公的,若请他从中周旋,此计必能大获成功。”

吕布虽对张辽之前的临阵变节不满,但后来知道他被人夺了军权,家人又被王允挟持,若不投降,不过白白送死,实在是情有可原。

“只是我们需要派谁去,与张辽共同完成这个计划?”吕布问道。

在座之人皆是洛阳名士,都只道他们效力于吕布帐前,若回洛阳,王允岂能放过?

吕布自然也知道,让军师前去洛阳,实在是羊入虎口,定是有去无回的结果。但若无军师相助,张辽岂能独自完成这般计谋?玩弄阴谋,并非他所长啊。

杨修谏言道:“我等目标太过明显,若去洛阳,必引起王允警觉,恐此计难以成功。我推荐一人,此人学识过人,有勇猛异常,又在洛阳少有人相熟,足当可担此重任。”

吕布惊异道:“噢?我军还有这等人才?”

杨修道:“此人正是主公的侍卫统领王凌,他家源深厚,虽以勇武入仕,但其才学更是让人叹服,实乃主公良将啊。”

吕布见杨修如此看重王凌此人,此前就推荐他做了侍卫统领一职,如今又建议他潜入洛阳,进行这般机密的计划,不觉对王凌此人刮目相看。

便将殿外执勤的王凌宣入大厅之中,道:“我记得你的表字叫彦云吧?”

王凌闻得吕布竟然记得自己的表字,不过相处几日的功夫而已,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道:“卑职表字正是彦云,多谢主公记得。”

吕布见他不卑不亢,倒有几分风度,道:“果然是非同一般,德祖举荐你潜入洛阳,离间王允部众,你可愿意?”

王凌见吕布不避嫌疑,不把自己与王允有族亲的事放在心上,还将如此重要机密的事交付自己,一时感动的热泪盈眶,附地拜倒,道:“我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吕布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起身走到王凌身前,将他亲手扶起,道:“如此,洛阳之事我便交予彦云了,这可是我的希望所在,且不可让我失望。”

王凌身受重托,但觉热血上涌,便又要拜倒宣誓,奈何吕布双臂犹如精钢,将他扶住,任凭他使尽气力,都纹丝不动。

王凌只能晗首抱拳道:“主公放心,王凌万死不辞。”

吕布这才将他放开,拍拍他的肩膀,道:“如此甚好,我待你大功告成归来,同饮庆功酒。”

这时,军师贾诩走出,将一个锦囊送与王凌,道:“我知彦云才思敏捷,这锦囊只是以防万一,若遇生死难决之时,可打开,或可助你逃过一劫。”

王凌谢过贾诩,把锦囊收好,便向众人辞行,带了五六名卫兵,策马而去。

却说马超一路风驰电掣,大均过处,潼关、函谷关守将望风而降,行至郏县,遇到郏县郡守数千兵力的顽抗死守,奈何兵力实在相差悬殊,郏县郡守又是个文弱之人,不过半日,便被马超攻破了城池。

马超兵卒皆乃是修罗战场百战余生之人,自然都是心狠手辣,城破之后,怒气无处宣泄,将三千降卒尽都砍杀殆尽,马超凶名更是让人闻风丧胆。

当马超离开郏县,来到弘农时,于禁早已经带兵到此,在要道关口,筑寨而守。于禁自然知道马超勇武,岂会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于禁擅长防守,这时他已经修建了完整的防御工事,拒马、陷阱、箭楼应有尽有,两万刀弓大军驻守在木寨之中,凭借地利优势,据守要道,让马超等人无路可走。

马超征伐多日,从来都是杀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何曾见过这等架势?

打都还没打,就装怂据守的将领?关键是敌军虽然只是防守,但章法严谨,布局合理,竟令马超带领的两万西凉骑兵不敢向前一步!

马超心中急切,杀父仇人就在眼前,自己却不敢上前,心想:连这区区弘农,小小于禁都无法战胜,这还如何报得了大仇?

便亲往阵前叫阵,骂道:“鼠辈于禁,难道只敢躲在洞里暗算人吗?可敢出来和我一较生死?”

叫骂半响,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