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们要抓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何关系?  北宋振兴攻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桓一开始讲故事,大宋朝的朝臣们就浑身冒冷汗。

官家的故事无法反驳也就罢了,他们可以甩锅给到这是大宋朝皇帝的故事,不能反驳。

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抵抗能力的败下阵来,这把大宋朝文臣的脸面都给丢光了!官家每讲一个故事,大宋文人们的话语权、对知识的解释权、对旧友秩序的维护力就会弱上数分!

这才是他们每次听到大宋皇帝讲故事就浑身一抖的缘故!

赵桓清了清嗓子笑着说道:“某一乡贤昆仲,今隐其名,乃是其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适逢其会,朕这里就得到了这两篇日记,颇为有趣,且念给诸公,大家就当听一乐。”

这是狂人日记的开篇,大约就是一个引子,这里赵桓是引述,某一乡贤,自然是鲁迅先生无疑。

这说的是鲁迅先生有个兄弟,是他中学时的朋友,多年没有联系,前些日子得知这名不愿透漏姓名的兄弟生了一场大病。

适逢鲁迅回乡,就去拜访,结果已经痊愈。在生病时候,写了两本日记,可以看看当时这名兄弟的病症。

赵桓看着朝臣们长舒一口气的模样,笑着说道:“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

讲故事,自然是要打个样,交待个背景,说明这人的日记就是一个迫害狂写的,语无伦次荒诞无比,人名皆村人,若桃源一样不可考究。

“这第一篇曰: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赵桓拿着本札子念完了第一段,引起了哄堂大笑!

待到笑声渐渐隐去,李弥逊摇头说道:“这人倒是病入膏肓,胡言乱语,倒是有趣。”

赵桓没有接话,继续读着手中的札子,这是他早就从大皇帝系统里兑换出来的一本工具书,他读着读着,朝堂众臣们脸色从嬉笑,变得逐渐严肃。

他们已经听明白了,那赵家的狗,到底在说的什么。

大宋朝老赵家的狗,还能是什么!尤其是这吃人的一段,着实让人又惊又惧。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赵桓将手中的札子合上,笑吟吟的看着人人满脸是汗的大宋朝臣们,他们都是经过了科举进的这文德殿,对于阅读理解来说,并不是问题。

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惧怕这样的故事,尤其是从大宋皇帝的口中讲出来时,他们怎么能不惧怕呢?

赵桓非常满意这个效果,他将几本誊抄好的《狂人日记》交给了赵英,说道:“后面还有很长,朕就不念了,你们呢,就在这里好好看看,然后回去之后,一人写一篇读后感,这次不强制。”

赵英将一本本札子递给了朝中衮衮诸公,整个文德殿就剩下了翻阅的声音。

“这什么文章!难不成就就是为了好玩,舞文弄墨,这乡贤就为了挖苦讽刺一番,只图快活吗?”范嵊翻动着札子,他对这些文章里的内容一万个不认同。

范嵊没翻两页就将札子合上,俯首说道:“官家,此人在何处,臣要与其当面对质!此时我大宋天下,各州知县、知府恪尽职守,劝农与桑,毫无半点懈怠!为了防蝗司户衙役日夜不辍,翻山抓卵。”

“这是污蔑!”范嵊用力的将札子贯在地上,愤慨的站起来,一脸的激奋,他们都是官家登基以后,从最基层的不入流的幕僚、刀笔吏、司狱、司户之类的基层官员做起。

他们知道民间的模样,若是前些年这日记里的内容,他范嵊还能认了,毕竟那个时候,的确若日记中的惨状。

但是现今这篇札子,在范嵊眼里,那就是污蔑和诽谤,是对他们勤勤恳恳的最大否定,对他们工作的最大的侮辱!

他安能不气?

“你这是准备吃了这名乡贤吗?”赵桓抿了一口热茶,笑着问道。

这一问,问的范嵊哑口无言,范嵊一脸悻悻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再次捡起札子,硬着头皮看完,呼呼的喘着粗气,他还是心里有气。他已经打算好了,待下了朝,他定要找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