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杰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耀文图书出版公司成立的这几年来,每年出版的书籍不说本本大卖,但几乎都有盈利,统管的青少年周刊和九州周刊也是卖的越来越好,公司的利润更是逐年攀升,但他对于传媒领域,或者说对于报纸能够产生的舆论影响,还是非常浅薄的。
这个不是眼界的问题,而是姚文杰打心里还是认为报纸,除了报道重要新闻外,就是找人写写稿子,写写小说来提升销量。浑然没有想过报纸也是能够左右社会舆论、甚至是成为政的工具。
后世那位传媒大亨,报业大佬,只是一介商人,就凭借旗下遍布全球的传媒网络,成为了福布斯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的前十名。
要知道这前十人,每一个都是各国政要,说句话都能让“地球”抖一抖的大人物。可以说,只要这位传媒大亨想,他能够一夜之间,左右全世界的舆论。
所以一个传媒网络是有很大潜力的,只是姚文杰不太懂这个罢了,霍耀文也没指望快五十岁的他能够弄明白这些,琢磨等到日后有了雏形,在找一个专业的人士来运作新的报业公司就好。
霍耀文坐在办公室内,一边看着这三家报馆的资料,一边用手指头敲打着桌面,心里开始琢磨起该怎么运作这三家报馆。
这三家报馆,分别叫新报成汇报华字日报。
新报主打的是时讯新闻,只不过报馆规模小,发行量又低,一直只能在九龙黄大仙区卖卖,别的地方不是没有,而是买的人很少,所以以报道地区性的新闻为主。
成汇报有点像文汇报,不过东施效颦,没有几个好的撰稿人,写出的评论性文章,太过浅显,加上没知名度,也是小报一个。
华字日报的话,就有点意思了,这本该是香港开埠继中外新报以来的第二份日报,只不过早在46年日据时期就倒闭了。
后来,现在的老板花点钱买下了这个报纸名字,重新开馆,想着能够借这个名头大展身手,只可惜人们只记得住第一,第二是谁就无人知晓,这么多年过去了,报馆越来越差。
在霍耀文心里,新报和成汇报可以将时讯新闻和评论报纸风格继续下去,虽说很难超过明报和文汇报,但换几个总编,找一些知名撰稿人长期写点文章,撒一波钱,倒也是能站住脚跟,不像现在这样苟延残喘。
只是这华字日报就有些麻烦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新闻和内容都报道,也不知道这个报馆的总编是怎么想的,一点风格都没有,也不难怪卖不出去了。
他想了想,这样也挺好,华字日报既然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报道,那就按照这个风格走下去,什么火就报道什么,现在才72年,后世那种狗仔报纸几乎没有,虽说有类似风格的,但还是有那么一点节操在的,既然这样就将其改成一个偏向八卦却又带一点正经的报纸。
这回咱就不当什么第二了,要当咱们就当个第一香港第一份八卦报纸。
嗯,这听上去似乎还不错,霍耀文摸着下巴,如是想道。
“叮铃铃”
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寂静的办公室内响起。
霍耀文随手接起:“喂,我是霍耀文。”
“耀文啊。”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阿嫲的声音。
霍耀文连忙问道:“阿嫲怎么了?”
“你晚上早点回趟家,家里有点事。”
“什么事!”
这下让霍耀文担心坏了,阿嫲几乎从不打公司的电话,这会儿不仅打来了,还说家里有事。
阿嫲道:“你别担心,没出什么大事,都好好的,只是有个老家的亲戚过来了,算起来应该算是你二表叔,你也该回来见见的。”
二表叔?
霍耀文眉头蹙起,在香港他就舅公和大爷爷他们这两家较近的亲戚,其他的虽然也姓霍,可早都八竿子打不着了。
这会儿突然冒出个二表叔,自是让霍耀文心里疑惑的紧。
等挂了电话,他思虑再三,还是没等到下午下班回家,直接收拾好办公桌,将西服套上,拿上公文包回九龙观塘的家了。
九龙观塘,霍家宅内,阿嫲拿来一些水果放到桌上,朝着坐在对面明显很拘束的几个人,说道:“没事了,到了这就是到了家,先吃点水果,垫垫肚子,晚饭还要等一会儿。”
一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老人,连忙摆摆手道:“不急不急,我们都是吃着来的。”
旁边几个年轻男女,看着盘中那饱满还沾着水珠的葡萄和苹果,各个都暗自咽了口唾沫。
阿嫲扫了眼几人,笑了笑说道:“那正好,吃点水果也有助消化。”
“这个”
老人看了眼身边几个早就眼睛发直的后辈,想了想还是点头道:“李骏、凯南、來娣你们还不快谢谢姨姥姥。”
三人连忙道谢:“谢谢姨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