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开埠以来,诞生了诸多的资本,其中最耀眼的当属和记、怡和、会德丰和太古这四大洋行,他们在2050年代几乎垄断了香港三分之二的商业市场,从地产、金融、码头、药业、基建等行业几乎都有他们的影子。
但从60年代开始,四大洋行的影响力逐步下降,华人资本大亨在逆境中崛起,其中诞生了像包大亨、霍大亨、周爵士等众多华商。
尽管如此,四大洋行一直是笼罩在香港上空最大的庞然大物,可是进入70年代,特别是73年爆发的大股灾后,四大洋行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牵连,而和记是受牵连最严重的一家洋行。
据本报了解,和记洋行从1971年起,投资的诸多行业,大都亏损严重,其中更是在73年股灾爆发前花费巨资拍下一块位于九龙油麻地的官地,这块地皮当初拍卖价格35亿,可现如今受股灾影响,香港无论是地价还是房价都大幅度降低,保守估计和记洋行这次的投资亏损一亿多。
正是因为这回失败的投资,导致和记洋行资金链短缺,不得不开始变卖资产偿还债务,而旗下的子公司也因为股灾的影响持续亏损
就在上个月中旬,霍耀文持股的寰宇公司收购了和记洋行股份,成为和记洋行持股董事,也是第一位华人董事,第一位华人董事局主席。
这不难看出四大洋行的时代在悄然离去,而华人资本却是在一步步的崛起。
我不清楚这次霍耀文成功入股和记洋行,会不会导致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华商,把目光看向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英资洋行,并且成功入股亦或是收购。
但我知道,如果说是何时终结了四大洋行的时代,那第一站,必然要从霍耀文入股和记洋行起!”
星岛日报
随着第一家报纸星岛日报报道了霍耀文霍耀文入股和记洋行,成为董事局主席,更是将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合并成为和记黄埔的时候。
此消息一经传出,顿时轰动了整个香江!!
所造成的轰动,不仅是在商界,更多的是在普通市民之中。
四大洋行在香港传承上百年,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清楚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生意都被英国人操控,上到地产科技,下到衣服火柴,几乎全都被这些洋行把控。
哪怕战后大量的内地资金涌入,可也无法做到抵御四大洋行,反而不少华商开的公司被吞并。特别是在40年中后旬,大量华商开的工厂几乎全都是在为四大洋行代工。
这种情况一直到50年代初才有所好转,也正是那时候开始,大量华商大亨崛起,但依旧是屈尊人下。
这是老一辈人眼中的四大洋行,而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他们只知道几年前怡和洋行收购牛奶公司的时候,就连周爵士这种老牌的华人大亨都难以抵抗,更别说其余的华商了。
这让普通市民看到了英资洋行的强大。
可突然全港的报纸都在报道霍耀文入股和记洋行,成为四大洋行之一和记洋行的董事局主席,一下子就令所有人大为吃惊。
只不过这个吃惊起初并不是因为霍耀文入股洋行。
在大部分市民眼中,霍耀文只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作家、文豪,哪怕是在国际上都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可突然斥资近乎两亿港币入股和记洋行,成为最大股东。
从作家转变成大亨?
这种突然起来的转变,才是让所有人吃惊的地方。
可随着香港各大报纸杂志的文章中,讲述了怡和、和记、太古、会德丰在香江独霸百年,那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四大洋行的经历,才彻底的人吃瓜市民们了解到:哦,原来霍耀文入股和记洋行这么厉害的啊!
大公报更是在报纸上打出:“四大洋行称霸香港的时代,或将衰落于霍耀文之手!!”
连续大半个月的报纸轰炸,几乎整个香港都知道了霍耀文的寰宇公司入股和记洋行的新闻。
只不过对于霍耀文到底持有和记洋行多少股份,外界一直不得而知,不过从霍耀文当选董事局主席看,有人猜测最少百分之十以上,否则的话不可能他一来就被推举为董事局主席的。
外界的诸多争议,霍耀文自然知道一些,只不过他现在根本没有精力去搭理这些事情,收购和记洋行是去年就已经有的想法,在这期间他也做过很多准备,也盘算过没能如愿收购股份的后续。
可真正的入股了和记洋行,才知道和记洋行目前到底有多艰难了!
从八月份正式签约入股起,到现在都快十一月份了,这小三个月的时间,霍耀文几乎忙的头不着床,脚不停歇地步,一直都在公司里实施改革的方案。
给和记洋行来个大手术,是霍耀文之前早已商定好的事情,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公司,也方便他以后继续增值股份,除了在公司合并和拆分一些亏损严重的公司外,更多的还是在人事变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