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88章 忧伤的赵祯  北颂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初生的时候,性子是纯净善良的,后天的学习和影响,让人发生了改变。

有人在后天学习和影响中,变成了大奸大恶之人。

也有人在后天学习和影响中,变成了忠勇果敢之人。

没有人生来就是坏的。

人之所以会变坏,全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别人灌输了错误的学问,又或者被身边的人影响,所以才变成了恶人。”

为了向赵祯讲明量才的重点,寇季不得不将三字经搬出来。

三字经乃是后人所著。

现在可没有出现。

毕竟,三字经中提到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的主人翁苏老泉苏洵,如今还不及弱冠之龄。

“人之初,性本善”

赵祯下意识的重复了一下寇季说出的三字经。

心中量才的标准,有了一些动摇。

寇季见赵祯在思考自己说过的话,就继续说道:“丁谓初入仕途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不仅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反而还是少有的干才。

他外任期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建立了不少的功勋。

文治武功方面,皆有建树。

丁谓的履历卷宗,就在吏部存放着,回头臣可以让人拿过来,让官家好好的看一看。

丁谓在外任职的时候,是一个好官。

为何入了朝堂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呢?

就是因为朝廷的量才之法,有问题。

朝廷量才,重学识、重名望、重出身。

唯独不重视能力。

所以丁谓在外任职期间,屡立功劳,却没有得到升迁。

丁谓大概是发现了自己再怎么帮朝廷做事,再怎么帮朝廷立功,也得不到升迁。

所以就换了个法子,帮自己谋求仕途上平步青云。”

赵祯听到此处,脸色有些难看。

丁谓是他父皇在位期间出现的官员,丁谓帮朝廷立了无数功劳,却得不到升迁,他父皇是有责任的。

作为人子,听到自己父亲有错,他心里自然不痛快。

依照孝道,他不仅不能说他父皇的坏话,还得维护他父皇的名声。

但他却没有阻止寇季说下去,也没有因此降罪寇季。

因为寇季的话,入木三分。

已经明确的指出了朝廷量才的弊端。

他今日若是阻止了寇季说下去,以后说不定再也听不到如此的逆耳忠言。

寇季见赵祯脸色不太好看,略微咬了一下牙,继续说道:“丁谓立功得不到升迁,所以他认祖归宗,认回了那个比较有名望的祖宗。

丁谓有了有名望的祖宗以后,立马就得到了升迁。

他升迁到了汴京城以后,也没干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

只是一味的欺上瞒下,借此平步青云。”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盯着寇季,迟疑的道:“是朕父皇的过错?”

寇季沉默了一下,他觉得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他看向赵祯道:“先帝以学问、名声量才,满朝文武自然纷纷效仿。”

赵祯听到这话,脸色更加难看。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官家登基时间也不短了。应该明白什么叫做上行下效。”

“朕”

赵祯突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和寇季一起数落他父皇?

他做不到。

寇季说的句句在理,也有现成的例子在,足以说明他父皇在量才方面,有问题。

寇季见赵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大致能猜测到赵祯的心思。

寇季继续说道:“臣再给官家举一个例子。臣在吏部任职,曾经派人下去调查过各地官员,碰到了两位十分有趣的知县。

其中一位知县,在任职期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同一个闺中小姐,整日里躲在府上,吟诗作赋,精研学问,将一众政务,全数丢给了县衙里的佐官、小吏。

所以这位知县治下,经常发生佐官、小吏欺压良善的事情。

但让人意外的是,此人居然数次获得了上官的推举。

其原因就是此人在士林里有名气,肚子里有才学。

另外一位知县,在任上,每日都会走出府衙,去自己治下的县里四处走走,路遇不平,便为其伸冤。闲暇的时候,就会想尽办法,带着县上的百姓们,一起谋福。

在他治下,县上的百姓们虽然过的并不富裕,但是却没有人饿死,也没有人受到欺压。

让人意外的是,此人三迁知县之位,九年时间里,没有升迁一步。

其原因就是此人在士林里没什么名气,甚至跟自己的上官,交往也不怎么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