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54章 扑朔迷离  北颂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做到赵祯这个份上,除了用可怜形容外,已经找不到其他形容词了。

赵祯真心实意的将寇季当成兄长对待,寇季又岂会真的铁石心肠的丢下他。

“我没有离官家而去的意思,我只是对官家轻易交出宝玺感觉到愤怒。”

寇季咬着牙沉声道:“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宝玺。宫内发生的一切,也是因为那个宝玺而起。越是如此,我们就越应该守住宝玺,将那些魑魅魍魉,一网打尽,尽数掐死。

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我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我们不能倒,更不能哭。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坚定的走下去。”

赵祯红着眼,重重的点头道:“朕向四哥承诺,以后不会再拿宝玺说事。”

寇季点点头,道:“宫里发生的两桩命案,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一会儿我跟你一起回宫,回宫以后就着手调查此事。

不过,我一个人在宫里调查此事,困难重重,所以我需要武德司的人配合我。”

赵祯郑重的道:“朕会吩咐武德司的人,听从四哥的调遣。”

寇季迟疑了一下,盯着赵祯道:“如果如果真查到了杨太妃的头上,官家打算如何处置?”

此事寇季必须问清楚。

赵祯痛苦的闭上双眼,低声道:“贬为庶民,流放千里。”

寇季眉头一挑,“饶她一命?”

赵祯吸着冷气,心痛的道:“她对朕有养育之恩。朕若杀了她,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寇季叹了一口气,没有在再多言。

众口铄金,再大的权势,也难敌天下悠悠众口。

一些愚孝的故事,对古人的影响很大。

即便官方的律法对愚孝和孝顺给出了辨别的条文,但百姓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依然信奉着愚孝,并且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为母舍子,那是值得被称赞和传扬的佳话。

为子舍母,那会被百姓们所不齿。

杨太妃若是真的害了皇嗣,那是她的罪过。

可若赵祯因此斩了杨太妃,那就是赵祯的罪过。

百姓们会因此将赵祯描绘成一个不孝的人。

大宋奉孝,赵祯身为大宋官家,若是不孝,他在民间的威望将会大大减弱。

赵祯若是想维持现状,什么也不做的话,那他将杨太妃斩了也就斩了。

民间的百姓再怎么议论,对他的影响也不大。

可赵祯随后要革新文制,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赖。

若是在还没有取得百姓们信赖的时候,就先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那百姓们谁信你?

“入宫吧”

寇季淡淡的说了一句。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若是杨太妃谋害皇嗣,是情有可原的话,他可以放杨太妃一马。

若杨太妃是其中主谋的话,他不介意斩了杨太妃。

杀人不过头点地,欺负人也不是这么欺负的。

不能见赵祯仁慈,就将赵祯往死里欺负,让赵祯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至于斩了杨太妃以后的后果,寇季一点儿也不在意。

赵祯又不可能杀了他,无非就是在朝野上下的舆论中罢了他而已。

但他现在还在乎罢官?

真要罢了官,他很快也能得到起复。

赵祯不可能因为他斩杀了一个谋害皇嗣的主谋记恨他。

满朝文武也不可能因为他斩杀了一个断绝社稷大统的人记恨他。

即便是有一些不愿意看到寇季起复的人,从中阻挠,也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

寇准经营多年的门生故旧,以及他经营了多年的关系,不是白经营的。

他真要斩了杨太妃,唯一要承担的恶果就是,不能再由武转文,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毕竟,朝野内外,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一个斩了皇帝养母的人,坐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满朝文武不记恨他是一回事,愿不愿意看他坐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又是另一回事。

寇季和赵祯出了屋舍,一同下了文昌学馆。

寇准站在半山腰上,瞧着赵祯和寇季并肩下了文昌学馆,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赵恒你不如你儿子”

寇忠在一旁仰着头,望着万里晴空,假装自己在数星星,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听到。

寇准回头瞥了一眼仰着头的寇忠,不屑的道:“他还能爬出来找我不成哼”

寇忠翻了个白眼,不想说话。

寇准越活越回去了,有时候英明的不像话,又时候又蛮横的像是个闹脾气的孩子。

老小孩、老顽童,大概说的就是现在的寇准。

寇准的嘀咕,赵祯和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