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对辽国发起战争的时候,大宋朝堂上有近半数的官员开口言战。
在河西战事之前,大宋一旦遭遇战事,朝堂上可没有这么多官员开口言战。
一旦遭遇战事,半数官员会开口求和,还有一些官员会闭口不言,只有少数的官员会言战。
所以,河西战事可以说是关乎大宋国运的一战。
杨太妃看的应该没有那么深,她应该觉得,赵祯当时年幼,坐在皇位上压服百官十分吃力,若是有一场大胜傍身的话,压服百官应该会轻松一些,所以她才不愿意在那个时候拖赵祯后退。
所以,她才会被刘从美所要挟。
后面的事情,女官不说,寇季大概也能猜出个大概。
河西战事过后,杨太妃应该想找个时间,悄无声息的处理了刘从美。
只是河西战事过后,寇季和赵祯二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对辽国发起了战争。
杨太妃为了避免后院起火影响到前方的战事,只能继续受刘从美胁迫。
寇季盯着女官,“一切的战事尘埃落地以后,太妃娘娘为何”
女官瞪了刘从美一眼,咬牙道:“官家几次带着宫里的女眷出宫,刘从美借机将他手里的东西送出了宫。娘娘想悄无声息的平息了此事,没找到他手里的东西,自然不好动他。”
寇季沉吟道:“太妃娘娘已经找到了他送出宫的东西了?”
女官缓缓点头。
寇季皱眉道:“既然太妃娘娘一直盯着,他怎么可能跟陈美人搅和在一起。”
女官瞥了寇季一眼,道:“他跟陈美人勾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姐妹们正暗中护持着张氏姐妹。”
说到此处,女官看了一眼陈琳。
“娘娘在宫里也做不到一手遮天。陈公公在那段日子,不断的往宫里塞人,盯着宫里各处。娘娘不愿意将此事闹的人尽皆知,就让其余的姐妹收敛了一下行踪。
刘从美也就是抓着那个机会,跟陈氏勾搭成奸。
陈氏怀孕以后,娘娘就知道,此事不可能在悄无声息的解决了。
娘娘心中对官家有愧,无颜面对官家,她也不愿意让官家难做,主动求死,所以才设下了这个局,让你掀开了此事。
如今,刘从美手里掌握的东西,娘娘已经焚毁,刘从美自己也落到了你的手中。
等刘从美和陈氏死后,一切对官家不利的人和事,都会跟着烟消云散。”
寇季听到此处,心里感慨万千。
女官的话和杨太妃的话,合在一起,应该就是所有事情的真相。
杨太妃除了在已故的张贵妃的事情上存在着私心外,其他的事情上,都是在为赵祯着想。
只是她好心办了坏事。
明明可以一刀切的事情,硬是在她拖拖拉拉下,闹到了今日这个局面上。
有人或许会质疑,杨太妃那么聪明的人,做事不留任何首尾,为何会在这件事上犯下这么愚蠢的错误。
对此,寇季心里有答案。
无非是心有顾忌,束手束脚罢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以前的杨太妃是个光脚的人,她不怕做错事,更不怕被人戳穿自己的面目。
因为她在宫里是一个孤家寡人。
纵然有人戳穿了她的面目,她也不过一死而已。
牵连不到其他人。
但她心里有了赵祯以后,就穿上了鞋子,有了顾虑。
她站在赵祯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想着要将宫里发生的一切事情的危害降到最低,让赵祯少受伤,或者不受伤。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狠不下心快刀斩乱麻,最终让事情发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类似的例子,寇季见过很多。
一个一贫如洗的人,在没有家室之前,没有孩子之前,他或者她,可以放开手脚做任何事,哪怕是去将天捅一个窟窿,心里也有胆量去尝试一番。
可一旦有了家室,有了孩子,在做任何危险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些顾虑。
他或者她,会害怕一时脑袋发热,丢下了孩子,孤苦无依。
可惜,民间能容下顾虑,后宫里却容不下顾虑。
一旦你心生顾虑,别人就会借此良机,将你要守护的东西撕得粉碎。
“呼”
寇季长出了一口气,看向了刘从美。
“害人害己!你真是该死!太妃娘娘用自己一死,换取了宫里其他人一条生路。你是不是也该用自己一死,为刘府的人求一条生路?”
杨太妃自缢,是为了避免赵祯难做,为了避免赵祯造下太大的杀孽。
但她能庇佑的,仅仅是宫里的一些人。
比如她手下那些人。
宫外的人,杨太妃就庇护不了。
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