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几个人跟自己的脑袋过不去。
各地兵马在进入到了庙宇以后,不会马上离开。
而是会掌控庙宇,然后对里面的钱财、田产等产业进行清点,清点过后,一并收缴。
之后依旧不会离开。
而是会对庙宇里的出家人进行甄别。
愿意遵从我大宋律法的留下,登记在册,发放度牒。
不愿意的遵从的一并发放到大理去。
他们要鼓动人闹事,那就闹去吧。
只要他们能挡得住我大宋十万禁军的兵锋,还有新立的归化军和归义军的兵锋。
至于一些漏网之鱼,潜藏在民间闹事,也不用担心。
朝廷既然给各地的出家人发放了度牒。
以后出家人不论去哪儿,都要查看度牒。
无度牒者,一律以野僧妖道论处,一并擒拿发配。”
如今,种世衡、朱能、狄青三人依旧在大理坐镇,十万禁军精锐也在大理。
朝廷在攻克大理以后,又从大理原有的兵马中,招降了近六万人,组成了归化和归义两军。
十六万兵马,其中有十万的精兵悍将。
寇季不认为那些出家人到了大理以后,能在十六万兵马眼皮子底下闹出什么幺蛾子。
要是真闹起来,那也挺好。
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将他们蛊惑的人镇压、俘虏,然后送去挖矿。
当然了,十万禁军不可能在大理常驻。
随后在种世衡等人班师回朝的时候,一定会返回汴京城,然后各自回到各自坐镇的地方。
所以,寇季和赵祯商议过后,又另立了一支禁军,人数初定为六万,其中一部分从禁军中抽调,另一部分从民间招募。
取名镇山。
此前大宋疆土狭小,不需要那么多兵马,加上兵制混乱,兵马糜烂,所以需要精简、裁撤,节省军费,提高战斗力。
如今大宋疆土再一次进行了扩张,大宋的禁军数量,自然得增加一些。
大理刚刚归宋,各地不臣的小部族多不胜数,一些臣服了大宋,却依然心怀鬼胎的人也多不胜数。
还有一些想着要暗中积攒力量复国的。
所以坐镇的兵马必须数量大、战斗力强。
所以,即便是种世衡等人班师回朝,大理依然有重兵坐镇。
归义和归化两军,在经过了大宋官员教育以后,也会被分配到地方,成为地方兵马,帮助当地的官员一起管束大理。
所以寇季不怕那些出家人被发配到了大理以后闹事。
吕夷简三人听完了寇季的话以后,对视了一眼,齐齐叹了一口气。
寇季一番话说完,他们已经明白了寇季和赵祯的用意。
寇季和赵祯是顺势将有可能会在大宋闹事的人,扔到了大理去闹事。
然后再借着他们闹事,将大理境内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一并收拾。
顺便为朝廷新营造的上百处矿场中填满矿工。
明明是两桩坏事。
可寇季和赵祯二人,却将其变成了三桩好事。
只要不出意外。
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宋境内闹事的出家人少了,掀不起什么大浪。
大理境内心怀叵测的人都被送去挖矿。
朝廷从头到尾又赚的盆满钵满。
得益的是朝廷,受苦的永远是别人。
吕夷简三人可以肯定,寇季和赵祯二人谋划此事,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然不可能谋划的如此周全,也不可能将两桩麻烦,变成三桩好事。
寇季和赵祯二人背后谋划了这么大一个计划,从头到尾居然只告诉他们一点点的东西。
三个人觉得自己的宰辅白当了。
但没有人因此生出退位让贤的想法。
他们可是混迹了几十年,才混迹到现在的位置上。
如今正是大宋勇猛精进的时候,他们不愿意错过。
“虽然你和官家将一切都处理的很妥当,但麻烦还是有的。在你们没有将出家人中的漏网之鱼清楚干净之前,肯定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吕夷简思量了许久以后,缓缓开口。
寇季点头道:“流血是肯定的清除毒瘤,就没有不流血的。但我和官家已经尽最大的可能,将流血的事情降到了最低。”
王曾沉声道:“你和官家以后出门,恐怕要小心点了。”
张知白赞同的点点头。
那些漏网之鱼,在经历过一切挣扎,都没办法翻盘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将目光放在寇季和赵祯二人的脑袋上。
他们有可能会直接动手刺杀。
也有可能会如同毒蛇一般,在寇季和赵祯二人身边潜伏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