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让他们催促一下,让格格巫尽快将巴格达智慧馆里剩下的书籍运送到大宋。
吩咐人去传信以后,寇季就不再搭理此事。
朱能等人若是拾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若是不拾取,那寇季就有必要让杨文广走一趟西域。
寇季派人将信件送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关注此事。
往后一段日子。
他和赵祯都持续关注着分田的事宜。
分田的事宜和推行商律一般,顺风顺水。
没受到什么阻碍。
百姓们选择借贷的比较多。
选择服役的很少。
大概是不想让家中的男丁去边陲上受苦。
但即便如此,选择参加服役的人也超过了十万。
十万男丁,家中大多都是有兄弟的,所以他们去边陲上,没什么心理压力。
借着他们的劳役,为家里换取五亩活命田,他们十分乐意。
在百姓们心里,田产就是可以祖祖辈辈相传下去的根基。
所以他们原以为了子孙后辈,去边陲受苦。
寇季和赵祯商量了许久,最终让十万加入到了兵籍中的男丁,前往了青塘。
受在青塘的吕夷简,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差点没哭出来。
他在青塘守了整整两年,两年时间里,整个青塘只有他和他的两个老仆,以及一百个护卫他安全的地方兵。
除此以外,偌大的青塘就再没有其他人。
无论是李昭亮,还是元山,都不可能让他们手底下的人,侵入到青塘去放牧或者耕种。
他们知道寇季是什么人,所以绝对不可能让人进入到青塘去,触碰寇季的神经。
他们真要是敢让手底下人放肆的去青塘放牧。
寇季就敢带兵灭了他们。
寇季的霸道和狠辣他们是见识过的。
所以他们情愿去欺负西方人,也不愿意跟寇季作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偌大的青塘就只有一百零三人。
如今朝廷送了十万青壮,外加六万多青壮的家眷去青塘开垦良田,吕夷简自然十分激动。
十万青壮和六万青壮家眷还没有到青塘,吕夷简就借着自己的关系,放出了豪言。
愿意在青塘落户的,分田一千亩、牛两头、马十匹、羊一百只。
不愿意在青塘落户的,多在青塘干一年活,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一头牛、两匹马、十只羊。
青塘那片土地上,如今虽然没什么人。
但是牛、羊、马成群成群的跑。
在青塘人和侵入到青塘的黑汗人被处理干净以后,他们的牛、羊、马就留在了青塘。
那是大宋的战利品。
由于数量比较多。
朝廷一时半会消化不完,所以就将那些牛、羊、马,放养在了青塘各处。
经过了两年的繁衍,数量变得更加庞大。
所以吕夷简有底气许下如此承诺。
他就是想借此吸引更多的百姓到青塘去落户。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
随着他放出的豪言传便了大宋以后,有许多人跟着前往青塘的大部队赶往了青塘。
其中有一些贪恋青塘田产的,决定去青塘落户。
也有一些是去青塘打工的。
对。
就是打工。
他们不是去服役的人,也不想在青塘安家落户。
他们就想去青塘种地,想赚取吕夷简许下的那些牛羊马。
良田和牲口对百姓们而言是珍贵的。
虽然如今的牲口价格大跌,但仍旧不是许多贫寒百姓所消费得起的。
所以他们想去青塘做工,赚取牛、羊、马。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涌现到了西宁州以后,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
其中服役的十万,家眷六万,愿意在青塘落户的六千,剩下的都是前去青塘打工的。
吕夷简亲自策马赶到了西宁州迎接他们。
然后带着他们入了青塘。
到了青塘以后,吕夷简快速的从他们中间挑选出了许多领头人,依照军中的排序方式,将他们编成了一个一个营。
然后将他们分别安置在了青塘境内为数不多的城池内。
并且大方的将青塘境内的那些屋舍、寺庙,分给了百姓们居注。
然后又给他们分配了牛、羊、马、农具,并且给他们划分了开垦良田的区域。
二十万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农家子。
所以不需要人刻意去教他们种田,他们自顾自的就开始在青塘境内开垦起了荒田、划分起了草场。
吕夷简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种子,并且叮嘱好领导他们做工的人规矩以后,就不用太灌输他们。
吕夷简自己领着那些愿意在青塘境内安家落户的人,住进了青塘最繁华的青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