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回 明朝足球  奥林匹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8年2月28日,崇祯一年一月十六日上午九点整,北京大明皇宫。一只麻雀站在北京大明皇宫的乾清宫的琉璃瓦上面休息,它突然听到了一阵鼓声响起,那只麻雀大吃一惊,就拍拍翅膀动身飞走了。只见那北京大明皇宫的乾清宫殿前广场上,左右两边的各有六个壮汉在卖力地擂鼓,宫殿前矗立着十多位禁卫军士兵。

大明的文武百官则簇拥着坐在中间龙椅上面的大明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一阵鼓声过后,大明皇宫年轻漂亮的宫女们就开始跳起了舞蹈。

而乾清宫对面的殿前广场上面的中央已经搭好了井字型的木架子足球门框,井字型的木架子足球门框的中间是一块木板,就好像是匾额一样,木板的中心是一个直径大约是0.8米的空心圆洞,而这空心圆洞就是古代的球门了,按照中国古代足球-蹴鞠的规则,这就是足球的球门了。

比赛双方各自在自己的一方踢球,只有将中国古代足球-蹴鞠踢进这空心圆洞并且对方没有接住足球,足球落地,才能算进攻的一方得到了一筹,一筹就是一分。一般是六筹三胜制,也就是那只队伍先取得了三分,就算这只队伍获胜。

这时候,裁判官走了出来,相当于现在的主裁判。他向在场的各位介绍说:“左边的这只队伍是鲲鹏队,”站在左边的球队-身上穿着红色球衣的九名球员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裁判官接下来又他向在场的各位介绍说:“右边的这只队伍是广厦队。是上一届明国甲级联赛的冠军。”站在右边的球队-身上穿着蓝色球衣的九名球员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坐在中间龙椅上面的大明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终于开口说话了,对参赛的两只队伍的球员说:“平身。”左边的球队和右边球队的队员对明思宗朱由检说:“谢万岁!”然后就站了起来。

在大明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面前、殿前开始的本年本届

崇祯一年明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参赛的红队-鲲鹏队、蓝队-广厦队这两只队伍就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场地,并且所有球员都拉开了架势准备接球。

从明思宗朱由检的角度看,参赛的红队-鲲鹏队位于大明皇宫乾清宫对面的殿前广场的左边,而蓝队-广厦队也就是上届的卫冕冠军位于乾清宫对面的殿前广场的右边。

按照中国古代的蹴鞠规则,是不允许参赛的队伍的任何一名队员擅自进入对方的半场的,如果参赛的队伍的任何一名队员擅自进入了对方的半场,则那只参赛的队伍将被扣除一筹,也就是一分,而那名擅自进入了对方的半场的球员将被直接罚下场,(这就相当于是那名擅自进入了对方的半场的球员被主裁判出示了红牌),由那只参赛的队伍的替补队员替补上场。

....................

艾尔斯巨石俗称为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如今这里已辟为国家公园,每年有数十万人从世界各地纷纷慕名前来观赏巨石风采。艾尔斯巨石底面呈椭圆形,形状有些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长3.6千米,宽约2千米,高348米,基围周长约8.8千米。

岩石成分为砾石,含铁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发红,整体呈红色,因此又被称作红石。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艾尔斯巨石如巨兽卧地,又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此雄伟地耸立了几亿年。由于地壳运动,巨石所在的阿玛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

而大约到了3亿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壳运动将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经过亿万年来的风雨沧桑,大片砂岩已被风化为沙砾,只有这块巨石凭着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且整体没有裂缝和断隙,成为地貌学上所说的“蚀余石”。但长期的风化侵蚀,使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因此,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土著人称这座石山为“乌卢鲁”,意思是“见面集会的地方”。西方人称之为“艾尔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欧洲地质测量员到此勘探,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世界奇迹,由于他来自南澳洲,故以当时南澳洲总理亨利·艾尔斯的名字命名这座石山。更迷人的是,艾尔斯石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爱漂亮的模特,随着早晚和天气的改变而“换穿各种颜色的新衣”。

当太阳从沙漠的边际冉冉升起时,巨石“披上浅红色的盛装”,鲜艳夺目、壮丽无比;到中午,则“穿上橙色的外衣”;当夕阳西下时,巨石则姹紫嫣红,在蔚蓝的天空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烧;至夜幕降临时,它又匆匆“换”上黄褐色的“夜礼服”,风姿绰约地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

关于艾尔斯石变色的缘由众说纷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