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远竹驾驶着“半截”飞船,穿过漫漫太空,飞往那个选定的星系。
因为飞船损坏严重,速度只有10W千米/秒。
照这个速度飞行,要到达那个星系,得需要160年。
所以,必须在旅途中把飞船修好,否则丁远竹就将终老在这漫长而寂寞的太空之旅中。
飞船损坏得很厉害,好多仪器都彻底毁坏了,微粒子航弹、反物质空距仪等设备都在另半边船上,彻底找不到了。
还好,主控电脑还在。
但是电脑机箱损坏,部分零件烧毁成了金属钛疙瘩。
丁远竹立刻投入了计算和修复工作。
因为电脑的计算功能毁坏了,他几乎是用脑子计算数据,拿笔记在墙壁上,以这种最原始的办法,去修复主控电脑的数控面板。
巨量数字化时代,这相当于茹毛饮血。
没别的办法,只能凭着毅力,进行这些繁复的计算。丁远竹投入了忘我的工作中,残破的船舱都变成了演算室,一组组数据写在墙壁上、椅子上、地板上。
太空旅行,孤寂而漫长,丁远竹只能用忙碌的工作来排遣空虚,饿了就用打印机制造一些人造多维膨化食品,当作饭菜。
分不清日夜,没有时间流动的概念,飞船外的景色永远是漆黑的星光闪烁的太空——几十年都不会变化。
顽强的毅力支撑着丁远竹,完成了主控电脑的修复,当电脑的屏幕终于闪闪发光,映射出第一个字符文件“txt”的时候,丁远竹忍不住发出一阵欢呼!
有了电脑,飞船就相当于有了健康的心脏。
下面的计算、设计、维护等等,就都可以借助电脑来进行,丁远竹马上就用电脑计算打印飞船上一系列的应用设备。
动力系统,生产了新的零部件,重新装配。
机舱外壁重新填充材料,进行改造。
能源系统进行矢量配比……
经过大约三个月的辛勤工作,丁远竹把这只损毁严重的飞船,重新修复一新。
大部分装备,都能重新启用了。
当然,微粒子航弹、反物质空距仪等重要仪器,他还生产不出来,那得需要特殊的材质,太空中是找不到任何材料的。
必须降落到某个星球上,采集矿物进行提炼。
最令人兴奋的是——动力系统几乎恢复到了90%。
丁远竹试着把飞船的速度提起来,他按动速度调节按纽,提速——再提速——
飞船速度达到100W千米/S。
这已经是光速的三倍了。
飞船的航行依旧平稳,只是舷窗外的景色完全变了,漆黑的太空,闪烁的星星……全都不见了,只有一片片红色、蓝色的模糊光影,闪闪飞过。
再提速。
飞船速度提高到250W千米/S。
八倍光速!
“忽——”
丁远竹觉得飞船颠簸了一下,继而又平衡下来,舷窗外陷入一片迷离的五彩色,红、黄、蓝各色交替闪烁,光焰腾腾,如同进入了炼钢炉的烈焰中。
这是因为速度过快,红移和蓝移交汇,形成的光离现象,说明飞船速度达到了设计极限。
很好,效果令人满意。
丁远竹轻舒了一口气。
他用光微子仪再次测了方位,然后,打开监测面板。
主屏上显示目标行星的图像来。
光微子仪不断传回探测信息,汇集到电脑上,经过分析过滤,主屏上的图像就越来越清晰。
这是一颗比地球大约1/4的岩态行星,呈暗灰色,和美丽的蔚蓝色地球相比,颜值差多了,灰不溜秋的有些难看。
它上面会有生物吗?
有人吗?
这一切都是示知数。
……
飞进恒星系了。
一阵阵的带电粒子流,从飞船旁边掠过,就象刮过一阵了的“电流粒子风”,但是它不会对保护严密的银河战神号造成伤害,反而,巨大的高能粒子流还能被飞船收集起来,当作船的能源。
目标近了……更近了……
距离10个天文单位的时候(一天文单位约等于1.5亿公里),丁远竹把飞船的速度降下来。一直降……降……降到每秒十千米。
飞船外的景色变得清晰了。
漆黑的太空背景下,繁星又在闪耀。
前面,就是那颗淡灰色的目标行星了,距离越来越近,可以看得见它被一层灰茫茫的云雾包围着,看不见地表上到底是什么形状。
飞船再次降速。
“嘀嘀嘀——”
光微子仪发出警报,它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目标行星出现异常情况。
丁远竹紧张起来,异常……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