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9章 冬季攻势(5)  天下末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周泰、蒋钦二人帐下部曲亦来投,撑船百余艘,壮勇千二百人。

由是,庐江境内,江河盗匪,多来投军。

短短不过数日功夫,策军营内声势大涨,兵卒近万。

吴景、张昭、张紘各率文武,典校兵事,严明纪法,明肃军风。

而自洛阳出的孙策,亦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奔庐江。行于中原大地,穿郡越县,一如游龙入海,猛虎出囚。

再观河东之局,经过几日酝酿,周、汉、赵三国兵马,可谓是皆至预定之所,剩下的便看这个契机,何时而发。

长安城,未央宫。

宣室内。

高诚正接待着一员边地大将,君臣会宴。

李桓跪坐于侧,一板一眼的回答着大王所问,凉州边地诸事,无不尽言。可目光却飘荡不定,心不在焉,更如坐针毡。

凉州那地界,还能有什么事?

宋建大军一败,遁逃入河首高原,周军追之不及,望原兴叹。虽不能彻底剿平宋建,但那宋建经此一败,十余年内必然不敢再犯大周虎须。

至于徐荣安排的寻找蜀地义兵之事,更是毫无头绪。周军将士一入高原,多数患之瘴病,进不过二百里,何谈寻比?

再那河首之地,何止千里,茫茫苍穹,毫无头绪,如大海捞针一般。更兼不熟地势,想要寻到人实在是太难了。

其余的事,倒也没什么。

来长安前,蜀地刘璋和赵韪仍旧兵锋相对,可就是打不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都越来越没信心一战功成。

想要打起来,估计得等到岁中了。

反而是被赶到峨嵋的贾龙、任岐等人,倒是联络上了。得一曲周兵相助,练兵马一军一师,携民二十余万。筑峨嵋城,垦荒耕种,行舟获鱼,充民足军。

再加上南中雍氏、五溪蛮兵相继退回本处,僰道亦无战事。除了粮秣匮乏外,贾龙等人过活的还算不错。

不错吗?

当然不可能,缺粮随时饿肚子的状况下,指望贾龙开心起来,难如登。

但这一切的一切,李桓没有心思去顾及,毕竟眼下李氏一族都可能要面临灭顶之灾了,管他贾龙死活呢。

高诚吃下串殿后刚刚送上来的烤羊肉,饮一口温酒顺下。而后,又问及些许杂事,直搞得李桓心中犯毛……

“大王,不知诏臣千里而归,所为何事?”

最终,李桓顶不住这压力,率先开口。这口一开,自然就落了下风。

高诚抬目,端视着李桓,心中转思片刻,言道:“爱卿不必忧心,孤诏卿回,不过了解下凉州局势罢了。”

这答案,无疑让李桓的心头又蒙上一层阴影。

一国君上,诏你一个边地将军回朝,就为了问问边地之事?

出去,谁信!

更何况,大周还有威名赫赫的调查司,凉州还是调查司本部所在。边地的一举一动,都在王上的耳目之下。

且看大都督苏则,坐拥重兵,累望经年,完全具备割据一方的实力。可大王仍旧极其信任,那靠的可不只是结义之情,还有那无处不在的调查司啊。

“大王,臣自知罪责深重,还望王上责罚!”

李桓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径直起身,来到高诚面前,俯身大拜,恭言请罪。

高诚嘴角一苦,本不想那么多,没想到却让李桓想的更多了。

于是抬手示意,言道:“卿且起,不必担忧,无事!”

李桓虎目一怔,愕然无语。

这,这……

阿兄到底做了什么?

“大王,臣不明!”

“卿若无事,且归。日后,李氏肯定要经受一番磨难,但孤不会忘!”

嗯嗯?

这又是何意?

李桓脑子都快蒙了,到底是在搞什么事情?

“这,臣无事。”

“那孤便先去休憩了,卿也早归,无需担忧!”

“臣,恭送大王,大王万安!”

李桓恭恭敬敬的再行深恭,虽然不知道生了何事,但现在表现的恭敬些,无疑不会错!

随着高诚离去,李桓亦是随即退下。

未央宫,再度恢复到夜间的平静。

可城外,却静不下来。

一支大军,静悄悄的自东面而来,穿城而过。

长安诸门,灯火通明,甲士林粒

北门,横门门楼上。

大周中尉段煨,国相阎象,尚书令钟繇,大都督苏则,四人领着一应军中重将,正端望城外那一道延绵数里的大军行粒

“段公,第三军就交给赵衢吧,相信他身受众任,必不会负吾等之望!”

苏则完,扭头看向身侧的第三军军将耿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