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国郡治彭城。
徐州,地处中原东南,濒临东海。以淮河为界,徐州北部彭城、莒县、兰陵三座重镇,分别充为抵挡豫州、兖州、青州进攻的前线要地。至于淮河以南的广陵郡,战乱年代,基本上就是徐州与扬州的缓冲区。
在北部三重镇的拱卫下,郯县的安全性要高上不少。但徐州本就是四州通衢,又地处平原,易攻难守。
莒县还好,处于丘陵地带。天下方乱之际,青州也无强大的诸侯,完全招架的住。可兰陵与彭城就不一样了,面对实力强悍的曹操,徐州兰陵这个作为戚县后勤基地的重镇,完全形同虚设。当曹操占据青州后,莒县也只能说有比没有强了。
至于直面袁术的彭城,更只是勉强充个面子而已。
要不然,当年陶谦也不会第一时间就和袁术结盟,来对抗袁绍和曹操了。
彭城这地方,属实难守,偏偏它又是郯县西面屏障,更是徐州经济、文化仅次于郯县的重镇。守又守不住,丢了又可惜。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陶谦时代的徐州为基调,若是换成楚汉之际的西楚国,那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实力强劲,无论是彭城还是兰陵,亦或是莒县,都会成为徐州向三面进攻的后勤支柱。实力不济,这三座重镇守都守不住。
而今,在被赵国牵制了主力大军后的齐国,自然而然放弃了彭城这座郯县屏障。
伫足在彭城城头,颜良眺望着城外军营,心气尽丧。
军营向南二十里外,便是吴王孙策的大营!
三万江东子弟,算不上什么,毕竟他孙策只是小霸王,而不是西楚霸王。
交手也有数次,皆是己军大胜。
若不是吴国舟船屡次三番的袭扰军营,自己早就扩大战果,把孙策赶回淮河以南了。但若是有如果的话,自己狠点心,也不至于始终拿不下郯县。
徐州州治郯县,一群齐国的乌合之众罢了。那陈珪、陈登父子虽有谋略,但也绝对挡不住自己帐下的五万河北骁锐。
可惜,不只是自己没有想到,只怕连田公都想不到,自己会被一只丧家之犬给牵制住吧。
大军主力兵分三路,一路合楚国降兵佯攻武关,掩护淳于琼拿下并州的周军。一路则是以孟岱为首,前期蛰伏,后期直捣黄龙,奇袭昌邑,决定胜负。另一路以自己帐下心腹五万众,继续进攻徐州,意图一举拿下整个齐国。
说贪心吧,也算不上,依照纸面上的实力,只要淳于琼那边击败苏则所部,大赵有那个能力鲸吞整个齐国。
但昌邑败了,孟岱率领的九万精锐出其不意之下,不仅没拿下昌邑。后续连带着大王率领的五万步骑,也一口气搭在昌邑城外。
十五万大军啊!全都是河北最精锐的将士!还有三万精骑!
居然,就这么败了个干干净净!
怨恨袁绍吗?
不,为其臣子,焉能恶主!
莫说是昌邑之败了,当初命自己深入徐州腹地,自己不也心甘情愿的来了吗?
大王的心思自己很明白,说多了皆是因为长公子,自己是长公子的姑丈,大王心生忌惮实属常情。甚至,让孟岱袭昌邑,让自己身陷险地,吸引吴、齐主力,不就是想要让三公子积累功勋,顺便杀了自己吗?
但那又如何!
自己能有今日,都是大王给的。如果能以自己的死,换来昌邑大胜,换来大王并有中原,何惜此身!
孟岱,庸碌之徒,累害三军!
想到这里,颜良不由长叹,面对眼前的局面,感到了无尽的迷茫。
“大将军,粮草又被吕布那贼厮给劫了。另外,运粮的弟兄们说,豫州那边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到处都是叛贼。这批粮草,是他们征粮队好不容易征到的。”
一名将校快步来到颜良身后,叹声言道。
颜良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动怒的迹象,长吐一气,心平气和的说道:“让征粮队都回来吧,昌邑一败,豫州诸世家只怕转眼就另投新主了。”
“可是,城内粮草只够大军一月之用。一个月的时间,大王能打回来吗?”
将军心中狐疑,自己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相信大将军的话。亦或者说,自己该不该去相信那所谓的大王。
颜良能够感受到身后心腹大将的怀疑,但也知道此人不会背叛自己,毕竟跟了自己十几年的人,这点还是可以肯定的。
“放心吧,有淳于将军的十几万精锐呢。齐国只是回光返照罢了,只要大王与淳于将军合兵,重整旗鼓,齐国再难阻吾刀锋!”
安慰还是要有的,哪怕没有丝毫的作用。
赵将苦笑几下,没有说话,只是颔首摇头。显然,对于这番话并不认可。
“去好生准备吧,要不了几日齐国的数万精锐就该来了。”
“大将军,依末将之见,吾等还是携粮北返为妙。将士们虽然征战日久,士气不高,但护着大将军回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