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推心置腹  三国之汉末宗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军议的主题毫无异议,就是商讨如何运送这些黄巾俘虏前往幽州,百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路上必然麻烦无数,再加上陈国原住民同样要前往,肯定又会产生摩擦。

出了问题肯定就要有人来解决啊,关键问题是,就算抽掉了陈国里的官吏,仍旧不够用,哪来这么多人来调解底层百姓的矛盾呢?调解矛盾的人都不够,就更别提诸如粮草,行军这些方面了。

荀攸眼下刚刚加入陈国,寸功未立,自然是要出来表现一下。

“大王,在下有一计,我军可从黄巾降卒之中,征发读书人,亦或者三老。这样一来,必然可以大大的减少人手不足的问题。再者,以黄巾管理黄巾,也能够减少黄巾的抗拒。最后,对于这些人,我们可以承诺到幽州之后,招收小吏,优先从他们中考虑。”

刘宠听完之后,连说了三个“好”字。不愧是“荀氏八龙”,一箭三雕,实在是好计策。不仅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同样解决了未来的问题。

还没等荀攸,陈宫却站了出来,提出了问题:

“可是黄巾之中,大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读书人少之又少。德高望重的老人虽然身份够,但是恐怕没有能力可以解决百姓之间的争端。”

不同于刚来的荀攸,陈宫已经在俘虏营中查访过很多次了,对黄巾的了解很深。知道黄巾中的很多问题。

这一时间倒是让在座的都犯了难,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些三老恐怕不知道如何解决很多矛盾。

不过这到难不倒刘征。“培训。”

听到这两个字的荀攸和陈宫都一愣,齐齐看向刘征。看着这些看向自己的人,刘征自信说道:“我们一时半会不急着走,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可以先召集这些三老,如果三老还不够,也可以召集一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进行培训,传授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陈宫和荀攸顿时高看刘征一眼,没想到世子除了会带兵打仗,亦有治世之才。这倒不是说这两个人愚蠢,想不出来。而是培训这个东西,这个年代就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就在这摆着呢。

解决了这个“小问题”,刘宠的脸色一时间好了很多。环顾这几位臣子,刘宠沉声道:“不知诸位可知眼下我军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荀攸一拱手,轻声说道:“眼下我军最大的危机就是人心不稳。”

把降卒收为己用一直都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收人当然没什么难的,但是难就难在如何保证这些人的忠诚。有人以高官厚禄利诱,有人以刀剑长枪威逼。但是无论哪种方法,效果都不好,一旦局势有变,很容易降而复叛。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陈国目前只有十万出头的士卒能用来看管这些俘虏,很难做到注意到每一处,一旦这些俘虏哗变,后果不敢想象。

不过荀攸既然站出来说话了,就不可能没有解决方案。“大王,如今这百万黄巾没有任何的给养,全靠沿途各县供给,所以只要我们牢牢地抓住粮草,就等于掌控住了这百万黄巾。”

刘宠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这些黄巾士卒为了吃饭肯定是要跟自己的。

军议当然不会是一枝独秀,哪怕对方是“荀氏八龙”,陈宫也不愿意逊色于他。所以在荀攸退下之后,陈宫又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

“大王,除了荀攸大人所说,在下还有补充。掌控黄巾很重要的是让他们归心,要让他们心向大王。这些黄巾俘虏,大多数都是百姓,就连那些乱卒也同样如此。既然他们如今成了大王的子民,就不应该继续背上黄巾之名。应该和陈国的原住民一样,一视同仁。”

“好,从今日起,全军上下,不得再使用‘黄巾俘虏’,‘乱民’此类称呼。”

“大王明智。”众人齐齐附和了一声。刘宠干起事来倒是雷厉风行,这种君主还是很受臣子喜欢的。

军议很快就结束了,众人也都散去了。刘征因为回到了刘宠身边,兵权也被解了,所以倒是没什么事,并没有跟着这些大臣离去。

跟着刘宠出了营帐,看着惆怅的刘宠,刘征沉声道:“父王可在为那些难民发愁?”

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刘宠叹了一口气:“是啊,荀攸和陈宫提出的方法,只能治标,难以不治本。人心是这世上最难琢磨的东西,忠奸善恶,爱恨情仇,都藏在这人心之中,一日不得难民之心,为父就一日难安。”

“父王,人心虽然难以琢磨,但是想获得民心却不难。”

“哦?我儿有何妙计。”

“无它,推心置腹。”

这话一出,顿时让刘宠打了一个激灵。

推心置腹这个典故来源于光武帝,当年刘秀同样是面对几十万的降卒,这些降卒都害怕被坑杀,一时间人心浮动,虽然都可能哗变。刘秀为了安抚降卒,做了一件惊天动的事,只带了几个随从,连铠甲都没穿,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