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大财已到  三国之汉末宗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广宗自然是不可久留的,歇了一个月之后,刘宠又带着大军继续北上了。

一路上艰难险阻不必多说。一直走到盛夏,才步入幽州的地界。刘宠此行的目的地乃是幽州东部的辽东,玄菟,乐浪三郡。也就是后世公孙度所在的地方,确确实实是苦寒之地,难以养活这百万人,刘宠很难想象第一年的冬天会死多少人,希望刘征真的有本事能够养活这百万百姓吧。

幽州不小,但是却地广人稀,据后世统计只有三百万人不到,这三百万人不是说不能生,而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幽州只能养活三百万人。

在以没有化肥,没有高产作物的古代,一亩地种出来的就那点粮食,加上王朝末年税收很高,交完税,一户人家拿不到多少粮食。要知道后世,一个人每天光米饭就差不多要吃半斤,这还不包括菜和肉,而在没什么菜肉的古代,米面的需求只会更大。这么点吃的,老百姓怎么可能不造反?

而粮食问题现在也是一个大问题,除了沿途各县供给,刘宠还拿出了陈国多年的积蓄,换成粮食,但是这些粮食也难以撑到第二年收获。

长时间的赶路,根本就没时间,也没地方能种地。而现在已经是盛夏,等赶到辽东,也就入秋了,幽州天气偏冷,入了秋就没法播种了,只能等来年开春。但是开春播种也不代表就有吃的,还得等到收获。这期间,这百万人要吃多少粮食?刘宠一想到这个问题脑袋都疼。

头疼的不止是刘宠,刘征同样是发现自己牛逼吹大了,等到他见识到这百万人每天的消耗之后,原本的自信,也渐渐消失了,毕竟刘征知道后世的东北平原是粮仓,但是鬼知道它现在行不行啊。隔了接近两千年,谁知道它的气候变化是怎么样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刘征在日常巡营的时候,碰到了个商队,准确的来说,是一个大商队。寻常的小商队当然不可能引起刘征的注意,但是换成眼前的这一支几百人的大商队就不一样了。

刘征当即派出了亲卫去邀商队主人一见。倒不是说刘征摆谱,而是刘征的身份摆在了这里,在这个时代,一个誉满天下的诸侯王之子如果真的去拜访一位商人,这个商人恐怕接不住。当然如果这个商人是陶朱公就另算了。

回到自己的营帐,让小侍女准备好茶水,刘征就坐在案桌前默默等待了。

不一会,帐门就被推开了,一个商贾模样的中年人就走了进来,低头就拜:“小人张世平,拜见世子。”

唔,原来是资助刘备的张世平,中山国的大商人,马贩子,有钱又不是巨富,没什么靠山,有眼光有本事。一时间刘征的心中涌现出无数的念头。

“别站着了,坐。”张世平自然是一阵谢恩,随后紧张地坐在了刘征面前,接过当舞递过来的一杯茶时,更是局促不安。

与甄家不同,张世平能混到今天全靠的自己,没有家族,没有靠山。到今天张世平见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一个郡丞,还是来朝张世平索贿的。而今天见到了一位手握十万雄兵的诸侯王的嫡长子,而这位诸侯王之子更是声明在外,张世平一时间倒是有些紧张,不过毕竟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张世平很快调整过来了。

“本世子请你前来,是有事相商。”

哪怕刘征现在说的很平淡,很温和。在张世平耳朵里,却仍旧如同惊雷一般,而这道惊雷也让张世平放下了悬着的心,有事相商就说明自己还有用,这位世子不会加害自己。

这个时代的商人可是没什么人权的,没有后台的商人,随便编织一个理由就能勒索,就可能人头落地。而张世平,就是没有靠山的商人。

虽然刘征说了是有事相商,张世平可不会傻到真的认为自己有和刘征商量的余地。“世子有什么吩咐还请说,小人一定万死不辞。”

刘征微微一笑:“不必紧张,我听闻先生是做马匹生意的,是吗?”

“是,小人的确是靠贩马为生。”

“好,我父初至幽州,却是缺一批好马。”

听到这话,张世平一咬牙:“小人愿送陈王三百匹好马。”

只要能攀上陈王这颗大树,区区三百匹好马算什么。哪怕这几乎是张世平大部分家当,张世平也愿意为了巴结陈王贡献出来。当然了,这还有张世平也怕自己不出点大血,走不出这扇门的原因。

听到这话,刘征倒是一愣。嚯,张世平这么有钱呢!毫不夸张的说,古代的一批好马不亚于后世的一辆汽车。而这张世平一次性就愿意白送三百匹。

不过刘征并不打算白拿,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

“你误会了,本世子并非贪图你的马匹。”

这就轮到张世平不解了,陈国富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然是不缺钱的。所以张世平刚才也没说要送钱,而是送马。可是现在世子却说马也不要。

看着不解的张世平,刘征笑道:“马匹陈国自然是缺的,但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