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收还是不收  三国之汉末宗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管亥居然想要投降刘宠,为此还专门派了几个小渠帅过来。接见了这几个小渠帅之后,刘征和沮授一起反复询问了这几个人,最终得出了这个难以让人相信的结论:管亥是真的想要投降刘宠。

这可是一件大事,远非刘征可以决定的,只能派人去通知刘宠。不是说刘征解决不了这件事,而是这件事已经超越了刘征的职权。临行前,刘宠曾对刘征说过,必要时可使用非常手段,这也正是刘征敢对世家下手的最重要原因。

而现在管亥想要投靠刘宠,这件事明显就要刘宠亲自下决定了,所以刘征才派人去通知刘宠。

话说刘宠呢,最近这小日子过的是爽快的不行,四个大字——所向披靡。

典韦和乐进实在是太猛了,打这些没啥猛将带队的叛军,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简单。而那些叛军和乌桓人根本挡不住以这两人为首的征北军。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乌桓骑兵能给他们造成一点麻烦,就再也没有人能抵挡刘宠的兵锋了。

这个时候陈宫和荀攸两大军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整了一个埋伏,大破乌桓骑兵,刘宠更是一箭把丘力居射于马下,倒霉的丘力居直接被马踩死了。从这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征北军的步伐了。

而执行斩首行动的黄忠同样是把张纯和张举这两个人斩了,然后开始带着骑兵向刘宠会合。

于是在两面夹击之下,叛军和丘力居的人马节节败退。到现在幽州中西部几乎全部被收复了,只剩下了辽东尚且在叛军的控制下。

而就在这时,刘宠收到了刘征的来信,这才带着带着人马匆匆归来,仅留下了一万人马和乐进给黄忠,让黄忠收复辽东。以黄忠之才和乐进之勇,一万人收复群龙无首的辽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刘宠回来了,刘征自然是要亲自出去迎接。

在营外,令刘征没有想到的是,刘宠居然带着一个相当帅气,仅仅比自己差上一点点的年轻人回来了,白马银枪,搞得刘征还以为刘宠把赵云带回来了。但是在刘征对着刘宠行完礼之后,刘宠说出的话让刘征大失所望。

“安民,这是公孙伯圭,新加入我军的一员战将。”

原来是公孙瓒,但是公孙瓒怎么会到我军麾下呢?不是说联合公孙瓒吗?怎么就变成收服了呢?不过刘征并没有当着公孙瓒的面问这些问题。而是礼貌地和公孙瓒打了招呼。

看着两个人打完招呼之后,刘宠才转头看向刘征,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做的很好,尤其是对那些豪强。”

虽然说中国古代,子不言父之过,父不言子之德。但是刘征这次做的确实是不错,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确确实实值得表扬。

刘征不仅给前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粮食,而且平定了后方的世家之乱,更重要的是,紧接着刘征就又给了一些世家一个甜枣——大量启用了世家的人才。一来一回,又树立了刘宠的权威,又稳定了世家,又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一举多得。

扪心自问,换作自己,刘宠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做的比刘征好。

最关键的是,面对真正的大事的时候,刘征毫不犹豫地请刘宠回来做决定。这才是让刘宠最满意的、最高兴的地方。知道什么事是自己可以做的,什么事是自己做不了的,这才是好太子!虽然刘征现在还不是王太子,但道理还是相通的。

回到太守府之后,刘宠并没有召开什么正式的朝议,只是带着一干核心文武商议这件事。

所谓的核心文武,就是公孙瓒、刘征、刘胤、陈宫、沮授、荀攸以及典韦,还有没回来的乐进、黄忠这几个人了。

不得不说,典韦现在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了,经过刘征长达一年的教育,典韦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懂得了一些简单的谋略,虽然称不上什么智将,但是已经能胜任一支几千人部队的主将了。

刘宠同样是发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典韦才没有去守门,而是能够在议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刘宠召来管亥派来的小渠帅详细的问了一下情况。亲自确定了这件事后,才让这些小渠帅下去,吩咐下人好生安顿他们。然后才把目光转移向了各位大臣。

刘征虽然此前在信中就已经向刘宠反应过自己的建议了,但此时还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父王,儿臣认为应该接受管亥的投降,青州黄巾有着百万之众,其中青壮有三十万左右,稍加训练,就是极好的士卒。更何况管亥此人也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我们没有不收留他们的理由!”

曹操一统北方大地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那青州百万黄巾,确切的说是那大名鼎鼎的青州兵。他们是曹操最重要的兵源!相传这些青州兵战力剽悍所向披靡,且如牙兵卫士般只效忠于曹操一人。他们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最后是曹丕管不住他们,才放青州兵回家的。

既然今天有这么一个唾手可得青州兵的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