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探营  三国之汉末宗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焦和明显是指望不上了,刘征只能回来找公孙瓒商量商量。

恭敬地听完刘征介绍完情况之后,公孙瓒也陷入了沉思。的确一万对八万,确实有点棘手。

这事要是换成是陈宫他们一堆人,早就愁的饭都吃不下了。但是公孙瓒就不一样了,公孙瓒看见刘征说完情况之后,还能坦然地搁那吃火锅了的时候。居然要了一副碗筷,也不客气就这么吃上了。

公孙瓒是庶子,所以并不是很喜欢那些封建礼教那一套,但是公孙瓒怎么说也是崩三的人了,该向生活低头的时候,公孙瓒还是向生活低头的。

本来也就这样了,但是当公孙瓒刘征熟络下来之后,尤其是发现刘征私下里居然盘腿坐之后,公孙瓒在刘征面前也就不装了。现在更是时常有些没大没小。

好在刘征也不是什么严肃人,也就没说公孙瓒什么。当然那也是人家公孙瓒分的清场合,知道什么该干什么!

呲溜一声,吞下去一口羊肉,公孙瓒被烫得有些口齿不清:“世、世子,常言道‘水火无情’,我觉得要想能以少胜多,还得往这方面考虑。”

刘征瞪公孙瓒了一眼,从公孙瓒面前抢了一块肉,说道:“你这不是废话?我还能不知道这个?拿出点详细的计划出来!”

纵览古今,甚至是后世的战役,不说百分之百,但是绝大多数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上都是靠的的水火二字。

关老二水淹七军,大破了于禁、曹仁、庞德在内的多位名将,靠的就是水,更不用说那改变整个三国局势走向的三把火了!

老实说,刘征并不喜欢搞这一套,刘征最喜欢的就是正面碾压。

但是战争就是这样的,局势千变万化,很多时候,不得不去人少打人多。

水火无情的道理刘征又不是不懂,当然也有考虑过。但是问题在于,青州这个破地方有问题!

青州靠海,再加上青州还有黄河的入海口,所以青州这地方水系非常发达且复杂。所以火计基本上是不用想的了,你这边刚放一把火,人家附近就有河,轻轻松松就能把火灭了。

火计不行,那就只能水攻了!但是水攻也不可行,现在正值深秋,青州这地方天气大伙都知道,夏天还能下不少雨,但是秋天说不定个把月连滴水都不会掉下来!没有降雨,水攻也不太可靠!

而水火都不行,就很麻烦了!难不成真要靠青州军队那拿命去堆?那些也显得自己这个世子太无能了!刘征心想到。

关键时刻,还是公孙瓒拿出了主意。

“世子,管亥来信里不是说了泰山贼的驻所吗!不如我们先去探一探敌营在做打算?”

也对,现在再怎么想也都是瞎想,还是得去看一看敌军的情况在做打算!

……

刘征此行带了百余骑,此外还有公孙瓒以及焦和。

焦和怎么说那也是青州的最高指挥官,有些军事行动,焦和还是需要加入的。

青州黄巾和泰山贼的联军驻扎在昌国附近,而昌国地处于泰山山脉。这倒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泰山贼会出现在青州。

让刘征没想到的是,焦和居然体力这么好,长时间的赶路居然没喊累。不过随即刘征又自嘲起来,自己的思维又局限了。大汉可不是宋朝,哪怕是文官,那也是有一手的,君子六艺就明确对武力值提出了要求,没有一身本事,怎么能“射”得准?

焦和都没喊累,其他人又怎么会落下!这次的赶路倒是飞快!

青州黄巾和泰山贼的联军并没有驻扎在一起,而是分别驻扎在了三座相邻的山上。

山峰相连,互为犄角,占据了很大的地利。青泰贼军驻扎在山上,不但可以居高临下,避免了被包抄的问题,同样的,以旗帜和号角相联络,又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

刘征淡淡笑道:“伯圭可曾看出问题来?”

公孙瓒面无表情盯着山上的大营说道:“大军一分为三,虽然占据了地利,但是力分则薄,加上山路崎岖,难以互相支援。此为败笔之一!

败笔之二,青泰联军,刨除老弱病残,管亥也应该能凑足四十万人,倘若这四十万人涌入北海国,恐怕我军难以与其争锋,但是管亥却龟缩在此,此为不智。

败笔之三,为了避免和我军的骑兵交锋,把兵屯在山上并没有问题,但是据末将所见,这座山上并没有山泉,得去山下取水,也就是说一番被截了水源,后果不堪设想。末将不才,只能看出来这三败。”

公孙瓒每说一点,刘征的眼神就越加明亮一分。等到公孙瓒说完时,刘征赞叹不已!。

这才是白马将军——公孙瓒、公孙伯圭!

“伯圭有大将之才,前途无量。”

如果是别的人说前途无量,那也就是说说而已,但是刘征说前途无量,那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

就连焦和对公孙瓒也高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