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突利大军兵离将败、仓皇退遁,在草原之上惶惶不可终日之际,远在大同城等待突厥大军入侵的黄明远也犯了嘀咕。
现在自突利的奏疏到达丰州已经半个多月了,而大隋范围内竟然还没看到都蓝军的影子,难倒都蓝在漠北和突利的决战出了岔子。可以达头和都蓝的实力,突利是必败无疑的啊,自己一个小小的边镇镇将,蝴蝶翅膀再大也不可能扇到漠北去吧。
整个大同城内也等的人心惶惶,世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未知。
最近王歆和自己议事的时候几次欲言又止。自己如何不明白,之前那些潜匿的老鼠们看到危险不再,又要开始蠢蠢欲动了。这群人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四处造谣,现在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造谣说之前突厥根本没有入侵,都是自己伙同突利可汗伪造突厥入侵的消息来蒙骗朝廷,如此贻笑大方的说法竟然还有人信。
好在根据斛律部传来的消息,郑言庆率领一伙斥候在阴山山麓北侧一个古老的羊盆处发现了至少三个突厥万骑的踪迹。看来都蓝果然对大同城贼心不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支部队迟迟没有动手。
而一路逃窜的突利一行人也终于到了大同城附近。
一直在此暗地设防的刘云芳和焦方威二人发现有隋骑入境,急忙向黄明远汇报。因为发现这一支丢盔弃甲的突厥人只有寥寥数百骑,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穿着隋军盔甲的人,黄明远并没让二人暴露出行藏,只是令二人密切注意这一列突厥人的动向。
终于到了隋境,长孙晟和黄蒙也是内心大安。现在离大同城不过百里,虽然一众人俱是人困马乏、狼狈不堪,可终究还是从这处处杀机的草原上逃了出来。
只是越往南,突利越犯嘀咕,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去大隋,如果隋朝皇帝看到自己部众全失、势力大损还会不会继续支持自己。现在的突利是寝食难安,因为只要一踏入隋境,这些问题可就真没人给他保证了。他自己也成了隋朝人案板上待宰的鱼肉,生死皆不由自己了。
看到突利这几日渐渐阴沉的脸,长孙晟也对突利的担忧有些明白。只是事到如今,自己必须劝说突利进入隋境,但现在不仅是突利犹豫不决,史蜀胡悉和咄吉世也撺掇着突利不要进入隋境。长孙晟无奈,只得提前派遣了长史黄蒙率领数骑隋军提前进入大同城寻求接应。
黄蒙几人疾驰百里,风尘仆仆,在傍晚时分,叩开了大同城的大门。
这时已是戌时,城内已经宵禁。
黄明远查完营后也已回家,正坐在地图前研究战事,就听到堂弟黄明征飞奔着进入堂内,高喊着:“大兄,大兄。”
看到进了门的黄明征如此样子,黄明远不由得训斥起来:“如此慌张,成何样子。”
黄明征却是也不急恼,一路狂飚的他是不停地大口喘着粗气。拿起桌上的杯子又是一饮而尽,眉飞色舞的说道:“大兄,是大喜事,天大的喜事,三叔父回来了。”
听到黄明征的报信,黄明远立刻站了起来。
“你说谁?”
“是三叔父,三叔父从漠北赶回来了,还带来了突厥人的消息。”
听到这,黄明远是欣喜不已。之前叔父随长孙晟出使突利,自己因为这场大战本就对其担心不已。今日叔父平安归来,当真为一好消息。不过长孙晟和突利一行人现在不是应该去了伏远镇(今山西大同西北)了吗?怎么来了大同城?
“三叔父在哪?”
“我和三兄在城门处遇到三叔父,我急着赶来报信,三兄已经陪着三叔父向镇府赶来。”
听到黄明征的话,黄明远赶紧向大门口走去。才刚出府门,就看到黄明祯陪着一个中年男子走来,正是自己的三叔。
黄明远远远看着三叔的样子,虽然是胡子拉碴、瘦骨嶙峋的样子,满脸止不住地疲惫。但看他精气神,仍然不乏稳健与从容。看到三叔状态并没有太坏,黄明远也放下心来。
黄明远赶紧上前快走几步,见到黄蒙,就跪了下去。
“三叔。”
黄蒙也是吃了一惊,他之前在开皇十七年随长孙晟和亲突利后就没再返回中国,而在此之前黄明远也在南方跟随杨广。叔侄二人已经五六年没见,今日在这种场合再会,也是悲喜交加,感慨万千。
黄蒙是黄明远祖父的第三个儿子。父亲是海东大儒,黄蒙也是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开皇年间出仕后先后做过滑县丞、陈州录事参军事、易县令、监察御史等职务,此次是以侍御史的身份为长孙晟长史,同持节赴塞外和亲。
黄明远和黄明祯两人各扶着黄蒙的左右手将黄蒙扶着进了镇府。黄明征则跑前跑后张罗酒食,安置其他人。
“真想不到,一别数年,吾家麒麟儿亦长大已,若你阿耶泉下有知,亦无憾了。”黄蒙看着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