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天莲(四)  拍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乌鸦嘴,我还真没睡着。”

深夜,方银火披上一件暗灰色的外衣,在月色的陪伴下,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

他一手提着两只包裹,一手夹着两本卷轴,气声轻轻,三步四顾,像极了收获颇丰的小偷,带着战利品逃出战场。

他来到一颗柏树下,欣喜难耐,连夜明灯都一时忘了打开。

“先看看这防御灵术。”

他解开其中一本卷轴的丝线,扑面而来四个暗金色,带有墨香的大字——‘灵术——猬土’。

卷轴的第一部分是一张刺猬的画像。这只刺猬形如满囊,色间黄白,短尾多足,嘴有利喙,五只泛着银光的脚趾尤为醒目,旁边的备注是:‘灵兽——五趾猬’。

他的呼吸逐渐加重,手心开始冒汗。

“修行此术,须‘五指猬’特有道痕达到一百以上。修行之后,能够在有土之地,形成猬刺般尖锐的土刺。”

“灵术准备期间,每日辰食服用五趾猬肉三两、未时四两、戌时三两,连续七日。”

“期间,尽量减少其它食物的摄入。”

“下面是灵驭之法。”

“自百会穴起,天冲、浮白、完骨,停留半息;回流至天冲,再过云门、中府、缺盆、气户,循环三次;最后将灵力汇聚至手指任意一穴,以指尖轻触地面即可。”

方银火阅读到这里,口中呢喃:“灵术,真是神奇的东西。”

他从天物戒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重新阅读起来。

“《灵修·十·灵术》”

“我们的先辈在初步了解到道痕的存在之后,便开始四处学习其它灵兽的能力。他们通过观察模仿灵兽体内灵力的流动方式,钻研出使用方法,再加以改良,最后为人所用。灵术,就这么诞生了。”

“换句话说,灵术,就是灵师通过引导自身灵力的流动,使之能展现出各种功能的技术。”

“灵术的催动不光受到灵力、道痕、灵域的影响,也跟外在环境有关……”

方银火将书扔在一旁,解开一只暗金色的纯丝包裹,里面果不其然,满满的都是血红色的刺猬肉。

“居然没有腐烂,这袋子可真是好东西。”

方银火满意地将带子系紧,盯着卷轴的五趾猬发笑。

“五趾猬特有道痕,方银火特有道痕,金前豹特有道痕。”

他之所以会笑,是因为他突然想起来,以前读的一个故事,里面关于特有道痕的记载。

书里写着:“特有道痕,是道痕中最为特殊的一类道痕。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并不属于任何流派。”

“前面提到过,我们的先辈曾四处学习其它灵兽的能力。但这个过程却并不容易,当中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天堑鸿沟。”

“比如有许多灵术,即便他们知道如何灵驭,如何运转,但始终无法还原,无法模仿。”

“后来有一天,有一位智者被问询,同样学习一只灵兽,为什么有些部落的灵师能够用,有一些却不能用。他十分疑惑,便选择了继续调查下去。”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他终于发现,成功模仿的部落,他们喜欢以这种灵兽为食。而模仿失败的部落,却是很少吃。”

“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就是因为他总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敏锐的他,觉察到了问题所在。”

“他开始往返于各大部落,收集足够多的灵术资料,加以对比。”

“为了验证某一观点,他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服用那些根本不知道能否食用的食物。”

“刮风下雨,日晒风吹,他的研究一日未停。”

“梦时年少风华,回神已满头白发。”

“在他老年,人将就木的前夕,他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根本。”

“特有道痕!”

……

“他的笔记中写道:特有道痕,是生灵特有的道痕。正因为有了它,每种生灵才能各露风采,在这残酷的自然界中,取得一席之地。其实,我更愿意称它为‘生命道痕’。它不同于外貌、形态、习性、是生灵之间根本的区别。”

……

“自此,特有道痕的谜团揭开,从此便有了‘通用道痕’与‘特有道痕’的区别。人类修行其它生灵的灵术,畅通无阻。”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智者,将他奉为‘农神’,立庙祭拜。时至今日,香火未绝。”

……

方银火收好《猬土》,对着大如圆盘的月亮呢喃道:“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买一个大的观灵镜,看一下道痕到底是啥样。”

他又解开第二本卷轴的丝带,同样的暗金色字体,夹杂着沁人心脾的墨香,轻卷进许久未掏过的耳朵里。

卷轴开篇三个大字——《增痕·土》。

言简意赅,方银火光看到灵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