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凶蛮女真  病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现在就是太平时节啊。”白露说道。

“现在是,但几年后就不是了……你是说东南?”竹樱想起了赵枢说几年后东南会有动乱。

“不只是东南,我跟你说过,几年后东南会有一场大乱,强度不会很高,但范围会很大,凭乞丐一般的厢军和乡兵是毫无办法的,只能让童贯带西军南下平乱。”

“不对……”竹樱低声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

“有什么不对?”

“东南除了厢军,也有禁军啊,而且从东京到东南,一路上总共有几万禁军,为什么要调用西军?”白露也不明白。

“呵呵,各地禁军和厢军没什么区别,而且两浙路一共才四千禁军,去掉吃空饷的缺额,恐怕连一千五都凑不出来,平均在各个府县就没几个了,这是其一。无论是开封附近还是这一路上的禁军,都不如西军能打,西军南下可以迅速平乱,这是其二。”

“其三是文官们不想让泾国公(童贯)、刘领略使和老种灭西夏,所以要拖一下后腿,就像他们当年拖狄相公后腿一样,灭西夏那是不世之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他们怕武将爬到自己头上。”竹樱严肃地说道。

“不对。”这次轮到赵枢反驳竹樱了。

“哪里不对?”

“这三个人,只有刘法一直是武人。种师道是文人出身,你不知道吗?”

“这倒真不清楚……”

“不只是他,他的祖父,创建了比杨家军名气还大的种家军的种世衡,也是文人出身。”

赵枢顿了顿,继续说道:

“他们之间不是文武矛盾,而是出身。”

“你是说,狄相公和泾国公都出身贫门?他们之间的矛盾,说白了还是士大夫瞧不起贫苦百姓?”——这是竹樱对于阶级对立的解释。

“不错,所以他们要压童贯一头,就像当年要压狄青一样。”

“但你也说西军南下可以迅速平乱,平乱之后再回西北灭西夏不也可以吗?”白露真是个问题少女。

“你刚才说‘不只是东南’,那还有哪里?”竹樱问道。

“北边。”

“辽国?”白露疑问。

“是辽国和金国。”竹樱说道,赵枢早就跟竹樱聊过他认为金国会灭辽。

“辽国已然分崩离析,我断定金国会以摧枯拉朽之势灭辽,而官家和朝中部分大人们的意思,是想联金灭辽,收取燕云。”

“这是好事啊,郡王的意思是,朝廷会派泾国公去收取燕云?”

“也许是好事,也许不是……”

赵枢不知道该怎么说接下来的事,两世的历史知识,让赵枢每次想起靖康之变都哭笑不得,很多历史学家都讨论过怎样避免北宋灭亡。

后世很多人谈论北宋灭亡的原因,有人怪王安石,有人怪司马光,有人怪赵光义……问题在于,北宋根本不具备亡国的条件,有兵有钱有粮,金军没有攻城能力,女真第一次南下,王禀用三千西军就拖住了女真一半兵力……

赵枢是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但北宋亡国这段历史,完全无法用唯物史观来解释——除了生产力之外,一国之君的智商也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好吗?

靖康之变,完全是赵佶赵桓赵构爷仨接力作死的结果,避免的方法也很简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

不跟签订海上之盟联金灭辽,不出兵收燕云,不在白沟惨败,不杀张觉,就不会被女真看破虚实。而如果女真还要南下,不禅位跑路,要跑路那就别另立小朝廷,别在优势情况下签卖国条约,跑路了就别回来,回来别内讧,别遣散勤王军,别派道士跳大神,内讧别亲自去金营议和……

北宋国力全方位碾压女真,只要这些事能做对一件,哪怕是能有一件不做,北宋都不可能亡国,然而……

扔硬币连续二十次扔到反面,神仙也救不了。

这爷仨完美配合,在靖康那两年做错了所有决定,金军在没有攻破任何一座有守军的城池的情况下,直接对大宋的行政中枢进行了斩首作战。

赵枢不知道怎么跟竹樱和白露解释十年后会发生的事,因为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了,换历史上任何一个君主坐到赵佶的位子上,都不可能有靖康之变,只能说,历史比小说更离奇。

那只能用小说的方法解释了。

“你们不知道,辽人跟咱们一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可是女真人啊,不一样……”赵枢站起来,张牙舞爪道,“不比咱们生活在城里的人,你看你细皮嫩肉,女真人从小在深山老林长大,皮糙肉厚,他们砍树都不用斧头,生火也不用火镰的……”

赵枢此时停顿了一下。

“山林里倒是有些人还在用钻木取火,那砍树用什么?”这句话倒是不离奇,竹樱也被赵枢调动了好奇心。

“不,他们也不用钻木取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