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政和七年(下)  病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都知道赵枢喜欢和稀泥的习惯,都微笑着看他。

“咳,爹爹教导的是,不知爹爹最近出宫没有,可否听过坊间的说书人最近正在流传一本叫《三国演义》的白话小说?”

“这倒是没听过,是像封神榜一样法宝满天飞啊,还是像西游一样腾云驾雾啊?”

虽然《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是明清才成书,但现在都有各个版本的口述版。

《三国演义》自然是赵枢口述给酒楼说书艺人的,当然赵枢没有厚颜无耻地说自己就是作者,只让说书人说是从师傅那里传下来的,这本前世的旷世名著一经推出便饱受关注,不仅酒楼人满为患,还有些书生在酒楼一坐就是一整天,想要把书抄下来慢慢看。

“啊……爹爹,这个三哥刚带孩儿去听过,”老七赵栩说道,

“孩儿最喜欢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

“哦,是吗?来,给爹爹讲讲。”官家有些好奇什么故事让这个十一岁的儿子这么入迷,笑着问道。

“嗯,赵子龙就是赵云,他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三哥说刘备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昭烈皇帝,当时曹操南下打荆州,刘表病逝,他儿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不得已要逃跑,荆州十万百姓自愿跟随。身边的人都劝刘备抛下百姓走,刘备仁厚,不愿抛下百姓,结果被曹军追上,在长坂坡大败,夫人孩子都丢了,此时赵云单枪匹马杀回去……”赵栩把酒楼听来的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说了一遍。

“后面还有首诗,孩儿记不得了。”

年轻人记性就是好,赵栩竟然把故事内容记得大差不差。

“嗯,果然是猛将啊,呵呵,栩儿记性不错,后面那首诗是是什么,楷儿可还记得?”

“记得,这一回名为‘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章末诗为‘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爹爹,此书应是说书匠在《三国志》的基础上改编,这‘赵子龙单骑救主’便是史书所没有的,但此等战事听起来便让人热血沸腾,此等猛将也让人有求之不得之憾。然而,谁又敢说,我大宋便无如此猛将呢?孩儿认为,我大宋兵多将广,未必没人比得上这常山赵子龙。”

《三国演义》里这样的诗有很多,赵枢大部分都不记得了,但这首是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的。

“正是!”官家也对故事中的赵子龙感到神往,脱口赞道。

“枢儿啊,找人听说书匠把这书从头到尾说一遍,抄下来,给为父送一份。”

“孩儿记下了。”

“哎……如此猛将……可这跟你对北地的见解有什么关系?”官家才发现自己跑题了。

“额……爹爹,赵子龙和孩儿的想法没有关系,是七哥儿突然想到的……”

……

“咳……孩儿所说的,是另一个故事。”赵枢决定这次不麻烦大哥了,自己打破尴尬的气氛。

“此书把赤壁之战写成诸葛亮和周瑜共同的计谋,说庞统巧授连环计,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八十万,曹军大败,曹操落荒而逃,被东吴围追堵截,马不停蹄逃了一夜。

吧啦吧啦……

这便是‘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赵枢学着说书人的语气讲了一段华容道,众人回味。

“果真是至义之人啊……”官家赞叹。

“五哥还有呢?这些说书人还没说到,你别回府了,在宫中多住几日把故事讲完吧。”

赵栩拽着赵枢的袖子央求道。

“可五哥儿想说的,不只是关云长的义薄云天吧?”赵桓望向赵枢。

“是啊,虽是虚构,但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便能得到不同的感悟,若把当今的天下大势代入进去,大哥三哥能看出什么呢?”

“既然在此书中,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他派关羽去华容道拦截曹操,就必定提前算好关羽会将曹操放走……”赵楷沉思道,

“那他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呢?”赵杞也疑问。

“因为诸葛亮根本不想杀曹操。”赵桓眼中一亮,已经明白了赵枢的意思是。

说起来赵桓虽然对外一塌糊涂,但也是个政治嗅觉极高的人物,第一次听华容道的故事便很快理清其中关系。

“为什么?”很明显赵杞没有赵桓的智商。

“按这书中形势,若是刘备杀掉曹操,那北方必定群龙无首,便会陷入混乱,孙权便会趁机坐大,甚至直接吃掉刘备然后北上扩大地盘。五哥儿是想说,如今咱们宋辽金也是此等形式,现在女真就是刚在赤壁大败曹军的东吴,若是让他们灭辽,接下来就会威胁到咱们。”赵楷也明白了赵枢的用意,

“哎……五哥儿的意思是,不能联金灭辽?”

“可……那也可以抓住不杀啊……”赵杞还在纠结这些细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