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结案  病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都不一样,世人皆醉我独醒,我才是天上最闪亮的那颗星。你看,这是不是让人很有成就感?就算有人指出我的错也不打紧,总有部分人有跟我一样的想法,只要骗到他们就够了。”

冯榆雁呆了,在这个年代读书人都是极受尊重的,尤其是对他这种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对书本总是有些神圣的敬畏。但读书人在赵枢嘴中反倒跟市井无赖并无两样,这与他在二十五年人生中对读书人的了解天差地别。

赵枢看穿了他的心思,

“当然,你要注意我说的这些话的前提——自以为是的半吊子书生。大部分读书人还是没这么多歪心思的,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这番话而对读书人有想法,要相信各行各业还是好人多,只是读过书的人好人比例更少而已。”

“更少?”

“是啊,还拿咱们刚才说的举例子,自以为是的半吊子书生通过歪解来引人注意还是小事,有些心思更歪的,会通过歪解来误导他人,给别人洗脑,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宗教,善意地解读前人著作就会成为引人向善为国家做贡献的,比如道教。但若是领头之人为一己私利曲解原意愚弄百姓,甚至传播极端思想,就会变成邪教,比如太平道。还有些是夹杂在中间,他们也是愚弄百姓,但并不像颠覆国家称王称霸,只是骗财骗色,就成了乡间的江湖骗子。在京城中的那些所谓大师们也是如此,这其中有些骗术高明的,甚至可以下骗村妇上骗天子,比如京中有个叫林灵素的,你可还记得?”

林灵素年轻时是苏东坡书童,大概是那时为了取悦苏轼学了些戏法,几年前进京给官家变魔术讲道法,深受宠信,但其人贪财好色,在民间声望极差,可以算是《水浒传》中高俅的角色。

冯榆雁自然听说过这位名人,而且印象极深,因为他就是赵枢反迷信的标本,林灵素所变的所有戏法赵枢都研究过,并在学校中讲解清楚。

“当然,他还来拜访过郡王几次,只是郡王都推脱了。”

“这些或多或少都是读过书的,你看,读书人尚且如此卑鄙,你再看看咱们做的事,那还叫事儿吗?”

“是啊……”

冯榆雁茅塞顿开,赵枢欣赏地点头,

“想通就好了,明天再去拜访一下唐知县,然后回京,接下来的麻烦就留给宋江和京东路这些大人吧。”

第二天一早,赵枢亲自登门拜访知县。

哦不,不应该说登门,因为县衙已经没有门了。

那把火并没有持续很久,虽然县丞在第一时间做出了错误判断,误认为有大批敌人前来袭击,果断下令放弃县衙,但当他们离开县衙后不久就发现除了大牢被打开之外根本没有人,于是迅速组织人手灭火。

火只烧到了县衙大门,损失很小,甚至被放走的犯人也有几个回家吃了顿晚饭第二天一大早就老老实实回来,还积极报告说劫狱的自称梁山人,并且号召大家上梁山,而自己在知县老爷的教导下,改过自新不为所动坚持回来坐牢。

都是些小偷小摸,本来也关不了几天,唐知县本来已经决定跑了的就算了,不在费劲抓人。

现在看到他们如此明事理,宿醉未醒的唐知县十分感动,并且很有成就感,毫不客气地将其归于自己的教化之功。

然后为了不让他们寒心,含泪把他们关回牢里。

赵枢来时正看到这一幕,圆滚滚的唐知县正在街上指挥厢军收拾现场。

二人打过招呼,唐知县请赵枢进门谈话。

“不必了,在下此次是来探望唐知县,顺便道别的。”

“郑公子这就要走了?”

“是啊,出来太久,家中长辈该担心了,见唐知县平安便好,这就告辞了。”

“哎……昨夜本是为郑公子践行,不想被宵小打乱,下次一定给郑公子补上。”

“好说好说,”

赵枢装作漫不经心地向四下一看,

“钱陈二人如何?”

知县一脸不屑,

“钱厚文回来了,嘿,回家沐浴换衣,山珍海味,早上轿子送来的,说话时嘴里还有海鲜味,下官让人关进最潮的那间牢房中了,让他吃点苦头。那陈顺和却未曾回来,按说不应该啊,都这日头了,难不成在家睡大觉?”

“可能是跑了。”

“跑了?为何?人不是……”

唐知县险些说出实情,连忙捂住嘴也私下看一圈,看到赵枢的侍卫在周围方圆两丈处围了个圈挡住其他人,才放低声音继续说,

“人不是钱建茗杀的吗,陈顺和又没犯事,为何要跑?”

“哦,昨天事发突然还没跟你说,我的人抓了钱建茗后还没用刑他就全招了。他不是见色起意失手杀人,他早已跟陈吕氏有了奸情。啧啧啧,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小屁孩一个就懂小牛啃老草了,哪像我小时候那么纯洁?说到哪了……哦,二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