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参军  三国之领主崛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村长这时对着陆修说道,“你看这可如何是好?”

陆修思索了一阵,果断说道“村必须迁,但兵役也得服。战争一触即发,咱们反而要加快速度,尽量避开这个战乱区,但兵役是朝廷规定的,咱们无法避免,否则就成了叛逆,这样吧,老村长,你带着刘基领着村里参与过战斗的一些村民组成村护卫队,护着村民们先行撤离,石河下寨的位置我已经派斥候先行探索好了,你们到那有人接应,料想路途都是咱大汉的地盘,应该没什么危险,我带着五十个村民去范阳亭的大营内报到,免得给塞障尉口实。”

老村长叹了一口气,“只能如此了,陆修你也要多加注意。”

陆修点了点头,随后点齐五十名长枪村民跟着他直奔南边的范阳亭。

范阳亭,是太平庄乡的一处朝廷机构,主禁盗贼,靖边防塞,亭内设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铠、鼓。亭设亭长、亭卒,平时负责地方的治安,但此时,范阳亭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只见亭舍外筑起了一座大营,营门、拒马、壕沟、望楼一应俱全,大门内外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陆修带着这五十个村民走了两日终于来到了范阳亭,来到门口,跟守门的士兵说了一声,领着他们进了驻军大营。

一个小吏很快过来,给他们分配了营地,由于陆修带着兵马入军,直接给他安了个义勇百人将的名头。百人将管百人,不过这里毕竟不是正规军,各村投募基本上编制不会变化太大,因此他这屯缺了一半的人。其他的各屯甚至各队也有缺额的,也有多出来不少的,编制甚为混乱。

等带领部下安营扎寨,陆修在营内走动,发现塞障尉刘正所部募了三千兵,粗略一算从尚在临榆县衙掌控下的三个乡近百个村募了两千多人,他本部兵马还有五百人,因此看上去人马不少。要知道此时正在平叛的讨虏校尉公孙瓒率领的大军也不过区区四千人!当然两者的部队质量完全不可相比。

而在这个时候,陆修也发现营内也有不少玩家,有游侠、有一村之主,也有直接投军的,但最终目的都是发笔战争财,一个个踌躇满志,看来就等着跟着大军击溃翻天鹞的兵马了,没准这里面不少人还等着他的人头晋升军功呢!

中平元年六月,塞障尉刘正在范阳亭亭长得陪伴下誓师,随着领着三千大军一路北上,兵锋直指翻天鹞兵马。

大军拔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基本都在本土作战,速度很快,走了三日就到了刘家庄,而这个时候,翻天鹞五千多人也早就得到了消息,他的本部兵马驻扎在天河村,剩余人马都围着天河村一路散开,与汉军兵马隔河对峙。

战争,一触即发!

六月十四日,早上,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陆修跟着大军出了军营,踏过河北上迎敌。

翻天鹞的兵马早就出动,在河的北边监视着他们的动向,但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刘正将麾下数百名弓手在河岸边一字排开,张弓搭箭,给渡河的部队提供掩护,只要黄巾军的兵马敢半渡而击,这群汉军弓手就会还击!黄巾军的远程力量也不足以压制汉军,自然只能作罢。

很快,几千人的部队就列好了阵,粗略地形成了一个三排的横阵,前面是弓手,后面是步兵,队伍排列不甚整齐,但是对于这群民兵来说也不能要求更高了。

对面,是黄巾兵的兵马,前排则是穿着破烂的炮灰,后面看不太清,隐隐约约有一部分人穿着盔甲,看来后面是黄巾的精锐。

双方交战之地地势平坦,两侧树木郁郁葱葱,天空中就连飞鸟都看不到几只,显得万籁俱寂,可谁能想到这里在片刻之后将血流成河杀声震天呢。

陆修带着他的屯五十人排在中军第二排,他看到黄巾主阵中一杆大旗升起,随后一个将领骑着战马来到主阵前面,呼和奔走,不多时,无数衣衫褴褛的人纵声大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状如疯虎,拿着手中的木棍、木矛、锄头等武器向着他们冲了过来!

敌我双方的兵马加起来近万人,在这片区域内冲起来显得极为壮观。抬头看去,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一眼望不到头。而在率先交战的第一排,全是黄巾兵的老弱病残,这也是黄巾军作战的特色,先驱赶老弱对敌,等敌军疲惫之后再加主力压上去,一战定胜负。

这个时候,随着汉军中军大旗处一处金鼓声起,排在前面的弓手纷纷抽出弓箭,瞄准了冲过来了的敌军。这些弓手自然不是什么经过良好训练的士兵,弓兵是个技术兵种,并不是两三天就能训练好的,这些弓手大半是由各个村庄的猎户组成,这些人都拿着平常惯用的猎弓,虽然弓力绵软,射程很短,但是一旦集中起来对付没有披甲的黄巾军还是挺有效的。

随着第一波箭雨抛出,数百根长箭纷纷落在了正在冲锋的黄巾军头上,只听见惨叫声不断,纷乱的黄巾军被射倒了一片,有的人胆怯想要往回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